您的位置:特色展示 > 一校一品
石化工业:我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团体二等奖
2017/6/19

6月1号到6月6号,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技术生产赛项在江苏常州职业工程学院顺利举办,本次比赛规模创该赛项历史新高,全国各地共有76支代表队228名选手在常州工程技术学院“相爱相杀”,其中中职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学校33支队伍,共99名选手参加,期间涌现了不少化工技能大赛的“武林高手”。我校冯鑫涛、曹文杰、施佳三名同学代表了上海市参加了比赛。经过了激烈的比赛,我校代表了上海市参赛队获得了大赛团体的第五名二等奖的好成绩,同时三位学生也获得了化工总控工高级工证书。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技术生产赛项是由以前的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演变而来的,现在是由教育部主办的国家级技能大赛。2005年在江苏常州举办的第一届化工中控工比赛我校代表队就获得了中职组第一名一等奖的好成绩,如今比赛已经过去了12年,我校在历届比赛上多次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一 、难度

本次大赛还是由理论、化工仿真操作、精馏操作三个模块组成,但增加了许多新内容,难度大大提高。其中仿真在原来吸收-解吸等四个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了流化床、萃取等五个新模块,光故障处理就达九十多个,九个模块的冷态开车、停车、稳态、事故处理、随机的工艺理论题的组合就有我们俗称的“N”个,组题模式颇多。精馏操作在装置上新增加了许多管线,如放空管线的合并、增加进料泵、残液泵、塔顶冷却水电动调节阀等;操作界面更换成新的模式;DCS控制点增加,如合理指标分中增加塔顶产出温度40度的控制、连续进料要切换成双泵操作且按要求投自动20分钟以上;进料温度与进料板温度差由8度改为7度并且时间缩短;原料浓度由13%下降到12%,而产品浓度、产量等要求不变,而我们的装置、操作界面还是旧的模式,这些大的改变而产生的难度就不言而语了。对此仅拥有旧装置的参赛队都坦言苦不堪言。

新的比赛内容我们指导教师也不熟悉,指导教师先要自己学会、理解,甚至去“偷师”(去其他院校学习人家的先进操作方法和经验),掌握新技能、合理的分配时间,再教会学生,融会贯通,合理取舍,以取得高分,其中的难度艰辛可想而知,但无论指导教师还是学生都默默付出,克服困难,刻苦训练为出征大赛做好充分准备。

二 、过程

早在去年春节前,集训老师就开始了选手选拔,春节后开学第二周就确认了三位学生正式集训。由于本学期学校特殊情况,二位主要指导教师自己的课也比较多,故从理论与旧的仿真模块开始训练,仿真新的模块从第四周才开始学习、理解、提高、巩固,精馏操作从第七周开始训练。时间上偏紧,再加上难度增大,训练过程中确实困难重重,但教师与学生都自觉地放弃休息,晚上、双休日加班加点训练,连三天的端午节师生们都放弃了休息,加紧训练。在精馏操作训练中得到学校、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为熟悉新的装置与操作界面,出征前特地去浙江中控训练一次,让学生对新的装置、操作界面有了一定的熟悉度,获益匪浅。付出与收获相映,取得第五名二等奖实属不易。

三 、感谢

获得好成绩,离不开团队智慧与作用。在此要感谢市委、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心,特别感谢科室的鼎力支持与后勤保障;也感谢各位理论老师、分析成翠祥老师的辛勤付出与支撑,也感谢指导老师精心指导、默默付出,更要感谢的是三位参赛学生的刻苦训练、辛勤努力,是他们让我们又一次取得了好成绩。

四、小结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比如:地域限制、比赛条件等等,我们这次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未能取得最佳成绩,实属遗憾,但是我们确实是一支高水平的队伍。这次比赛中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如化工仿真操作中在时间分配上不尽合理,导致没有时间去完成本来会做的题目,当然这其中有仿真的题量是历次比赛中最多的这一因素,但是如果能合理调配,仿真成绩还能提高;精馏操作中学生压力过大,以至于在水表读数时与裁判一起读错,直接影响比赛成绩,比赛时受裁判影响也未能充分发挥出平时训练时应有的水平。这支队伍还需打磨,还需更加刻苦训练,在细节的调控、学生的心态抗压能力还需提高。

每两年一次的由教育部主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技术生产赛项还将举行,我们也会对每次的比赛进行反思,以利于下次的比赛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