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导读
陈广庆: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中华职业教育
2012/7/15

陈广庆: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中华职业教育


光明日报 陈广庆









  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 陈广庆


  中华职业教育社是由教育界、经济界、科技界人士组成的职业教育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国内外职业教育界人士的桥梁纽带,其工作领域、内容、方式、职能都属于社会管理的范畴。协助党和政府做好职业教育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是职教社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


  创新职教理念,推动社会平稳转型


  职业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基础。黄炎培先生将职业教育定义为“以教育的方法,使人人一方面获得生活供给与乐趣,一方面尽其对群之义务”。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使无业者有业”,生存于世并得到发展,还可以“使有业者乐业”,服务社会并提升生活质量。


  技能是人们融入、服务社会的阶梯,技能提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社会转型的有力支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助于满足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培养经济转型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增强劳动力就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进而为我国社会的平稳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发挥四大作用,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中华职业教育社是集“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于一体的,在我国职业教育界有较大影响、在统一战线中作用显著、在对外交流中充满活力的群众团体。它将职业教育与培训、职业指导与就业两种手段相结合,创新职教模式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


  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参政议政作用。中华职教社依托智力密集、人才荟萃、渠道畅通的优势,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起草、《职业教育法》的修改、全球创新型经济、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调研,举行学术研讨,提交提案议案,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许多建议得到国务院采纳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施温暖工程,发挥民生改善作用。中华职教社陆续推出百万农民培训计划、百万大学生就业立交桥工程、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训、温暖工程毕节项目、国家通用语言培训新疆计划等社会效益良好的项目,建立培训基地113个,900多个县参与实施,培训各类人员1035.3万人次,帮助272万人就业,资助贫困生53.3万人,在改善民生、促进就业、教育扶贫、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当好桥梁纽带,发挥网联平台作用。中华职教社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群众团体参与社会管理的道路。它有各级组织235个,个人社员3.3万人、团体社员2201个,覆盖全国大多数省份,通过与省级政府联合创办学校,为职业教育决策摸索经验;与教育部、人社部建立联席会制度,协助党政部门化解职业教育矛盾;举办“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中国国际职业教育论坛”、教育培训、出访考察等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团体社员校,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开展民间外交,发挥对台交往作用。中华职教社创造了一个群众团体开展民间外交的成功范例。它以联合国非政府组织身份,全面地介绍中国的发展成就,展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致力发展、谋求合作的形象,引起联合国高层和一些国家、地区政要的关注;以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为载体,开展同国外职业教育界的友好往来,成为政府外交的必要补充。同时,通过接待台湾参访团、举办“海峡两岸终身教育论坛”、“上海夜未眠”台湾大学生参访”等活动,沟通感情、凝聚共识,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四个注重”,助力社会治理创新


  中华职教社立足自身资源,发挥职能优势,在社会管理和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必须坚持“四个注重”。


  注重立足自身优势,服务大局。中华职教社要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社会平稳转型、进一步改善民生等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在建言献策、理论研究、办学实践、温暖工程、对外联络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才能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独特作用。


  注重重心下移,服务基层。中华职教社服务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在基层,突破口也在基层。


  注重完善体制机制,探索创新。中华职教社要不断到困难多、问题多、社员意见多的地方搞调研、察实情、纳诤言,建立健全社员和职教界群众的需求了解和分析机制、诉求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矛盾化解和权益保障机制,努力打造职教界群众欢迎、社会上叫得响、群众真受益的品牌工程。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务求实效。作为党的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教育性和民间性的独特优势。中华职教社能够充分利用职业教育的平台,网联国内、国外的资源,助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服务经济建设和构建社会和谐、推动海内外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