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商业学校:加强德育实践  推进文化建设
2008/12/25
加强德育实践  推进文化建设


——上海市商业学校“整体构建和谐校园”活动巡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对职业教育而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是成才的关键。我校重点抓住德育实践和文化建设这两个有力抓手,在整体构建和谐校园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完善制度和体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先决条件


上海市商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专,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整体构建学校和谐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试验”课题重点实验学校,上海市文明单位。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服务理念,坚持以创建现代化、国际化的品牌职业学校为目标,坚持“诚信、沟通、合作、双赢”的校训,分层次、分步骤、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德育工作。


学校根据近年新生基本素质的实际情况、在校各阶段心理生理特点和毕业后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制定了包括成型教育(1年级,以中职学生行为规范和礼仪教育为重点)、成长教育(2—3年级,以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重点)、成才教育(4年级,以培养团队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和责任感教育为重点)共三阶段目标的总体规划。为配合目标的实现,学校形成了德育教育的四大体系:(1)校领导——教务处——教学部——教研组——学科教育为主体的学生道德认知教育体系。(2)校领导——学生处——教学部——班主任和德育导师——为主体的学生德育管理和实践教育体系。(3)党委——党支部、团委、学生会——团总支、部学生分会——团支部、班委会为主体的学生道德自我教育体系。(4)学校——社会(社区街道、敬老院、警署、法院和部队)——家委会——家长为主体的学生道德辅导教育体系。各体系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二、以科研为导向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理论基础


1、以《成长册》、《和谐成长》课题研究为中心,构建学生课外德育自我教育体系。


我校课题实验以国家德育“九五”“十五”课题研究成果《成长册》、《和谐成长》为蓝本,在各班每周班会、团会活动中,引导学生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主要由学生自行组织,从主题确定、资料准备,情景创设、角色扮演到整个活动过程,发动全班学生人人参与。班主任在整个过程中起指导者和评论员的作用。


学生活动邀请老师、学生家长参加,共同感受孩子的成长的喜悦。学生们或在教室或在校园,或在公园或在纪念馆举行各种有意义的“成长”活动,然后将活动的内容和感受记在《成长册》或《和谐成长手册》中。通过实践和体验,努力实现学生“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研成长方法、自评成长效果”的目标,使学生成为自己整体素质协调发展的主人。学校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撰写了《用活动搭建学生自我成长的舞台——《成长册》实验与研究》《崇明德育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的课题报告,获全国二等奖和一等奖。


2、以德育新教材的编写与实验为契机,在德育课教学模式上实现三大突破


我校较早参加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的“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课题。首先参加了这一课题的德育新教材的编写,校长张大成是副主编,我校富有实践经验的几位老师都参与了编写。2002年教材出版后,我校开始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实验。我们采取点面结合,双管齐下的方法,把《德育》读本与现行教材结合起来,设置重点实验班(3个)和普遍实验班(37个)两个层次。重点实验班全部使用新教材,普通实验班把原政治理论课教材与《德育》新教材穿插使用。我们始终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期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实验,在中职德育教学模式构建上,我们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教学理念的突破,从以教师为主的灌输、传播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参与的知、情、义、信、行融为一体的德育活动过程。二是教学方法的突破。教案就是活动设计方案,上课是主题教育活动,课后作业是“活动建议”,真正体现了“以活动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新三中心。三是德育课考评标准与评价体系上的突破,制定了以学生课内外行为表现为主,文字书面考核为辅的新的综合考核标准评价体系。


目前我校正在一年级学生中进行《生涯规划》的教学改革与实验研究,希望通过教学改革实验,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的意识,正确地认识自己,确立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为就业做好准备。


3、心理健康教育常抓不懈,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保健网:一级保健网: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队伍,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二级保健网: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教师的优势作用,建立群体心理辅导员队伍。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穿插在日常德育工作中进行。三级保健网: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由一名心理咨询师负责这项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科学化。心理辅导室每天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每周三晚上6:00---8:30开设心理咨询热线、设“心灵之约”信箱。


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强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对学生进行“AAT”测试(学习适应性心理测试),对有辅导愿望的学生提供学习心理辅导。对家长及学生进行亲子关系心理测验,找出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家长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此外,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宣传周活动、“心理之友沙龙”活动、“心灵之友”志愿者活动。心理辅导室编辑了《启心匙》刊物、《悟心语》和《沁心语》小报,向全体师生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组建学生社团,发挥学生主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自助、互助作用。


三、以活动为载体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1创建崇明德育基地,探索德育实践活动新形式


我校于2005年在崇明开设上海中职系统首个学生德育基地。德育基地有学生宿舍、教室、拓展训练等基础设施。学校与空军部队、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前卫村农家乐、拓展训练公司等合作,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多项富有创意的德育实践活动。


从2005年2月起,学生部门每周组织一个班级到德育实践基地参加德育实践活动,  学生在“德丽苑”,生活一周,参加各种德育实践活动。活动分为五大主题板块,分别是:培育民族精神、感悟生命自然、体验劳动生活、训练团队协作、提高自理能力。每个板块都包含2—3项体验活动,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根据学生成长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活动方案,每项活动都明确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目标,德育评价,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认知,在认知中提高。


2、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学生在体验中认知


我们主张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认知,在认知中提高。学校先后投资创建了“学生大舞台” 、“学生室内管乐队” “学生电视台”和“学生广播台”,开展“校园文化月月演”活动,并于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合作在校建立了“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管乐实践基地”,培训了一批学生记者、摄、录、编、播人员,制作了20多期节目,反映校园的生活和师生的心声。同时学校的体育、文艺等各类学生社团纷纷成立,学生在课余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习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开拓了视野,提高了素质。


学校从2007年新学期伊始,成立“学生和谐发展“指导委员会”,在一年级新生中开展“学生和谐发展”指导工作,主要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锻炼学生健康体质、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开展工作,通过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分析及指导、学生健康锻炼分析及指导、文化艺术社团活动、社会志愿者服务四个载体,以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为突破口,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激发学生恢复自信;发掘学生内在潜质、引导学生探索创新。目前,学校已成立了38个学生社团,吸引学生参加各类课外活动,经考核合格后能折算一定的学分,以此引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谐健康发展。同时,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校歌、校训”的征集和宣传,营造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育人氛围,使得“诚信、沟通、合作、双赢”的商校精神深入人心,使得新校歌嘹亮欢快的旋律响彻校园。


3、实行德育导师制,“帮教”有措施、有成效。


近几年来,学校试行德育导师制,党委发动广大教职员工尤其是富有工作经验和理论水平的党员何中层干部,积极投入到德育工作中。有19位党员干部作为德育导师深入班级,配合班主任果断地整治违纪违规现象严重的班级,努力提高薄弱班级管理的工作水平,解决德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突出重点,消除薄弱”的良好局面。


各支部选派出十多名优秀党员与20多名在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学习习惯上存在严重偏差的学生结对帮教,建立重点学生的帮教网络。党员帮教者从生活、学习、心理上真心关心和帮助引导帮教对象,使帮教对象在思想政治、行为规范、学习习惯等方面有所进步、有所转化、有所提高。


 


以上是我们上海市商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些基本做法和初浅体会,其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尽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