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何”已露尖尖角
——祝贺外语教学部何丹老师获得“外教社杯”上海赛区三等奖
她有着灵动的大眼睛,她有着清脆爽朗的笑声,她的性格直爽活泼,她的英语标准流利,她对待工作及生活都充满热情。这个她就是此次第五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职业院校组)上海赛区的三等奖获得者—来自外语教学部的何丹老师。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从2010年到2013年已成功举办四届。2014年,经大赛组委会研究决定,第五届大赛定为职业院校组的比赛。
那么在这样一个高规格、高标准、高要求的大赛中,何丹老师又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
隐 形 的 翅 膀
我校全面开展示范校建设工作后,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工作节奏都比以往快而紧张。作为外语教学部的一名英语教师、作为周慧菁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之一,亦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何老师勇挑重担,参与了中高职贯通英语系列教材的编写,第一批微课的录制拍摄。
这些看似忙碌的工作,在何丹看来却是一个挑战自我、积累自我的良机。教材编写时教学理念、教学思路的提升;教学素材的搜索、归纳、整理;word文档的排版编辑等使她受益匪浅,并为比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微课的制作拍摄亦使她学会合理把握教学时间、学会面对镜头、亦提升了自身的自信心。在日常的教学和工作中,她注重关心学生们的学习心理状态、他们的兴趣爱好所在,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各类教学活动、让教法更贴近学生。
存在必有其合理性。就如她个人签名里中那句“在路上,总能遇见最喜欢的自己”所描述的,何老师始终相信工作过程中的每个任务都像是隐形的翅膀那样存在着,这些翅膀承载着飞向远方的动力,这些翅膀也承载着飞向远方的希望。
爱 拼 才 会 赢
本届大赛分三个阶段进行:分赛区初赛、分赛区复赛和决赛、全国决赛和总决赛。每所参赛学校派一名选手参加分赛区的复赛,比赛形式为一堂20分钟的授课,课型不限,选手必须制作电子课件用以授课。进入分赛区决赛后,比赛的形式为说课,包括10分钟的说课环节和5分钟的回答评委提问环节。评委就选手的理解力、思辨力、表达力、反应力、语言基本功五个方面进行评分。
赛前她得到了教学部副主任孙怡老师的一再鼓励和支持,协同名师周慧菁、工作室顾问王亚卫及整个高职英语教研组的老师们给予了她重要的提点和指导。周慧菁名师工作室提供的各种培训也使她在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都有了丰厚的学习收获。正是她个人在日常教学中的点滴积累成为了比赛中取得佳绩的重要助力。
“今天是比赛的终点,也是开始学习的起点!感谢身边默默支持我鼓励我的师长好友,也庆幸自己没有真的放弃才有了这次磨练自己的机会。学会了感恩和珍惜,学会了付出和坚持,更懂得了责任和努力的意义”从何丹老师赛后写下的个人感受中我们体会到她追求梦想的脚步并未停歇,用心反思、用心总结、只要坚持梦想,相信她在未来的道路上定能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小荷已露尖尖角,我们衷心祝福何丹老师,祝福她能一路向前、奔向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