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中的思考
职业体验日进入第六天,经过各大“小记者”狂轰滥炸之后,体验日平静了许多,在平静的日子里,它依然带给我们许多新鲜的东西,在平静的日子里我们可以静心思考这项活动喧嚣之外的东西。
今天的三个项目都在三号楼,这让三号楼热闹了许多。
高中生的回答很真实
模拟银行是我们一直跟踪的项目,这里人气相对一号楼的几个场地不是很高。但今天异常的喧闹。早晨首先迎来的是一个高中团体---上海外国语附属中学大境中学的学生,是组团来的。
“是班主任给你们报名的还是家长?”
“班主任!”
“现在哪个年级了?”
“马上高二了。”
“想过以后做银行相关的工作吗?”
大部分学生摇摇头。
“那为什么来呢?”
“班主任让我们来的!我们待会完了还要去打球!”
“你还真说实话!”旁边一个同学笑着说。
其实这也没什么,属于正常现象。学生对职业体验日不够了解很正常。体验日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对这项活动有所了解,让学生体验一下而已,不一定非得有兴趣,不一定非常喜欢,感受一下而已,这才是真实的体验日。
讲课老师很辛苦
这是一项计算机项目,今天主讲的老师是陈文渊和齐丽娜,地点是三号楼七楼机房。
我们和学生一起体验了第一场。第一场是满场的,各个阶段的学生都有。陈老师先给大家做了示范,然后让大家操作,最后把大家自己设计的作品打印出来,送给各个体验者留念,留住精彩瞬间。
整个过程,陈老师还是挺辛苦的,这么多小孩子,唧唧喳喳的,秩序很难控制。
“上午有几场?”
“三场”
“都是你一个人讲吗?”
“一个人怎么能吃得消,我和齐老师轮流。”
“感觉怎么样?”
“今天还好,学生基本操作顺利,上次有个学生都哭了,原因是大家都操作完了,他还没有,反正各种状况都有可能发生。”
这就是老师,你需要应对学生的各种状况,你需要不停地讲,即使你很累,即使你的内容很乏味,这是责任,义不容辞的责任。老师们是体验日非常辛苦的一个群体,因为责任使他们即使劳累也要进行下去。
做真正“教学生”的老师
这个项目也在三号楼7楼机房,负责人是顾洪和蒋靖老师。这块场地体验者也非常多,顾老师和蒋老师轮流作业,手把手地教学生,直到他们会了为止。当然由于体验者众多,不可能每个同学都顾及到,这时候志愿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担负起老师的角色,帮助体验者解答疑问,让体验者轻松了很多,顺利了很多,对体验的项目好感多了一些。因为这些体验者基本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些东西,而且接触不接触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因此如果感觉不顺利,他们是不愿意继续进行下去的。
这是真正的“教学生”,他们及时解答了学生的疑惑,他们让学习变得顺利,他们让学生学有所获,而不是只注重个人秀。
总之,这就是体验日,它不一定轰轰烈烈,它不一定非常欢乐,它可以很平静,却引发我们很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