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务专业特色项目建设
——回首、审视、展望
示范校建设在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2013年9月份以来,在校长室的统一领导下,商金教学部主任、项目二组长汪正干带领金融专业全体专职老师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带着一腔热情一路走来,描绘金融事务示范校建设项目(项目二)的美好未来。
● 2013年9月,召开动员会和说明会,就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要求等进行解读并进行动员。
● 2013年9月,召开金融事务专业教师会议,对建设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各级项目的负责人。
● 2013年10月,各三级组长完成自己所负责的三级项目的目标任务书的签订和开题报告的撰写并通过校长室审核。
回首来时情,励精图治绘蓝图
经过近2个月的努力,金融事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在接下来的近半年时间里,各三级项目有条不紊按照原计划展开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绩。
项目二基本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再造,经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项目前期走访金融机构、了解人才市场需求;多次讨论设计调查问卷并预调查,通过向40多家企业的走访、向学生开展调查取得第一手调查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倪瑞娟老师负责递进式实习体系建设,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倪老师带领项目组的老师积极寻求实习体系的多样化。项目初设计的“专项实习+顶岗实习”的二维模式已经发展为“认知实习+专项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的四维模式。
我校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合作的“金融专业专项培训”初见成效,教务处副主任、0431201班的班主任魏强老师带领倪瑞娟老师、王正宇老师走访了学生的实习。在工作现场看到,金融专业二年级学生在电脑录入岗位满负荷工作,1天输入150本资料的工作效率可与正式工媲美。有的学生已经进入柜台的“年检”岗位,直接面对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这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考验,而学生们也不辱使命,完美诠释了商会校学生的勤奋刻苦的精神和扎实的专业技能。
金融专业的青年教师也不辱使命,积极参加各级培训和考试,赵东雪老师获得了“保险行业从业资格证书”,倪俞莎老师获得了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金融英语证书”。
审视今日势,迎难而上终不悔
回眸半年的建设过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取得成绩的背后是夜以继日的辛劳,项目组长汪老师经常熬夜到很晚,两位新妈妈张琦老师、倪俞莎老师以及新爸爸龚影老师都顾不上没有断奶的孩子,蒋茜老师不顾身体,一直在为多联系几家银行单位而奔波…….
与家庭、个人的困难相比,示范校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带来的高压力才是对各位“勇士”的真正考验。项目二的每一位老师也辩证地看待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所横亘的磨砺是个人、团队成长的阶梯!
李慧欣老师负责《提升教师道德修养和教学素质学习读本》的编写工作,谈及该任务,李老师感慨万千。项目建设初期多次集体讨论和头脑风暴给李老师拓展了思路,在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后,李老师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哪一些才是最前沿的?哪一些才是老师们最需要的?
带着这些疑问,李老师于14年1月19日—21日参加了“中职示范校专业内涵建设与精品课程及校本教材建设实操培训班”,通过3天的系统培训,李老师收获颇丰,她在《培训心得》中这么写道:“对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最新的理念,教育部在职教改革方面的最新精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教学模式目前的提法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也解决了一些过去在概念方面的困惑,如项目的名称有4种,由于来源不同,而使得叫法不同,其实质是一样的,其他3种名称是:任务(加拿大),模块(国际劳工组织)、单元(英国)。”从目前该项目的建设来看,已经完成近80%的工作量,各项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展望明朝路,大展宏图会有时
回顾过往,审视今日,展望明朝,我们敢于承诺,我们化压力为动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项目二将不断激励和升华。
● 6月前落实两门冠名式课程的冠名企业,撰写四门课程的课程标准,7月初四门课程都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编写模版,资源建设方案。
● 计划6月底金融客户服务与金融营销实训室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7月初两门课程的实训指导方案初稿编写完成,本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正式实施并形成总结和相关活动资料。
● 制订本学期开设的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改革简案并实施,本学期教学模式改革与评价体系改革总结及其相关资料汇总,开发出一批与教学模式改革与评价体系改革密切相关的教学资源。
● 开展学生个性化特征调查,建立学生个性化特点的档案,结合课程和相关岗位提出适合学生个性化特点的教学教育指导建议,开展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评价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心灵歌手李行亮的一曲《不忘初心》诠释了坚持、坚守。项目二的每一位建设者传承这种“不忘初心”的示范校建设的情感,谨记当初的美好愿望,从容地行走在示范校建设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