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石化工业:学校举行“中职校本教材建设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
2014/6/26
石化工业学校举行中职校本教材建设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

  为了学校与企业的无缝接轨,使学生从学校毕业后能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要求,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创新教育内容,提供真实的课程背景,为学生的角色转变打好基础。2014年6月12日下午,学校在B区报告厅举行“中职校本教材建设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就教育内容的相关话题特邀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袁笑老师为全校教研组长、全体骨干教师,就校本教材拟立项编写教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讲解。

  袁老师首先从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提出了七项重点任务说起,其中有一项任务就是创新教育内容,即“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针对岗位要求技能变化,在现有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即更加符合中职学生认知和行为规律,及时反映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集中体现“任务引领”概念的校本教材。”袁老师强调这也正是当下校本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在谈到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的若干思路时,袁老师指出必须围绕突出任务引领型课程特征、反映“四新”特点、符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等编写原则编写教材,在开发策略方面,要倡导和鼓励学校开发校本实训教材;推动学校校本教材开发与精品课程、专业品种建设联动实施(示范校建设);架构形式多样的立体化校本教材。随后,袁老师又简要介绍了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的集中呈现方式,并就上海市第三届校本教材展示交流评比活动有关成果经验进行了总结。

    会后,各位与会教师都表示听罢袁笑老师的讲座,收获颇丰,这也为大家今后进一步完善校本教材编写与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指明了进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