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商会校:清荷文化引领的学生积极人格构筑特色项目
2014/6/22
清荷文化引领的学生积极人格构筑特色项目

——与商会同舟济、与学生共成长

      “清荷”文化引领的学生积极人格构筑特色项目建设方案在广泛听取校内外专家和教学部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几易其稿,于2013年9月定稿,建设内容确定为7个二级项目,24个三级项目及64个五级项目,建设任务涉及学生在校三年六学期成长的各个方面和每个阶段。与此同时,我项目建设表、重点建设项目预期成果及建设进度一览表也在学校领导和项目四总协调的指导下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后完成。按照发展推进办的部署,项目四完成了三级项目开题报告的撰写、任务书的制定以及建设任务落实到人。截止目前,《“清荷”文化引领的学生积极人格构筑特色》特色项目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正在有序推进。

      项目四紧密围绕落实为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理念,以“清荷”为主线,以积极心理学和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依据,创新集文化素养、职业技能提升于一体的心智体能素养培养模式,重点在“清荷”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专业领域的延伸,赋予“清荷”以新的内涵,以一二课堂贯通为目标,致力于改造学校原有课程教学体系,让德智体美赋予时代发展的意义,体现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岗位的需求。项目组认为,工作始终围绕这样的主旨在前进。

      在过去的建设中,通过调查问卷和班级情况的数据分析比对,项目四完成了长达一万一千字的《清荷文化读本》前期调研报告,并初拟了《清荷志》、《劳动者风采》的目录和框架。2014年1月--3月项目四分别考察了上海市风华中学等五所中学,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优秀经验,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做了校内调研,了解学生对心理沙龙活动的需求,制定了学期心理沙龙活动方案。《礼仪与修养》教材也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新形势下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修订并制定教材新框架进行修改撰写。2013年11月,项目四选派团队赴北京参加职业院校微课教学设计与制作培训,完成了《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微课开发工作方案》的制定,并委托推进办牵头微课开发的宣传动员、主题征集、脚本设计等工作。2014年3—4月,组织召开两次专家微课开发评审会。目前,已完成30门微课资料收集与制作。本学期,学生体育俱乐部正常运作,并严格按照计划和要求开展二课堂活动,教师根据学生个性特征,针对性指导学生活动。项目组向两办、推招办等部门了解以往学校开展讲座情况,向学生下发调查问卷了解需求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初步制定讲座框架,在交通路校(院)区举办了两次讲座,取得较好效果。项目组成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深入了解上海商学院“十大先锋”评选活动,作为清荷学子风采奖设立标准的参考。2014年5月,形成清荷学子风采奖评选标准初稿。2013年10月,项目组赴首批国示范——北京昌平职业学校参观学习思考,确定“五星”内容,形成“五星工程”评选方案初稿。项目组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未检科、半淞园街道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黄浦区工作站协议书签订,并达成共建协议。2014年6月,抽样调查300名学生完成《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项目组制定了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实施方案及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班主任工作室章程,确定了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4月24日,清荷班主任工作室正式揭牌并建立班会课听课长效机制,并在听课之后,完成了班会课现状与质量持续改进意见,对在校学生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并完成了学生满意度调查报告及持续改进意见完成了《学生个性化修习指导实施方案》调研报告。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以一二课堂贯通为目标,全面改造学校原有课程教学体系,利用和整合现有的优质教师资源和硬件资源,建设起能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所提供丰富的学习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适应于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自主选课、自主学习,进而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承载着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能力,增广学生见识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课程设计围绕财经商贸的通用通识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而展开,完成了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第二课堂(二类二课堂)教学计划方案。项目四构筑个性化修习课程体系,增益基于生涯规划的知识和能力,特此项目组制定了《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学生第二课堂MUNU》和《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学生第二课堂MUNU》管理方案以及各项目的文字介绍,为校园文化节及全国文明风采成立了校园文化工作小组,并制定方案,围绕案例集进行资料、素材的搜集制定了“心安礼得”主题活动策划方案。在社团方面,围绕所开设的社团活动已制定相关社团节活动的方案,进行相关内容的搜集,开学初进行了2013级特长生调研并开展2013级新生文艺演出,现正策划2014年社团文艺演出活动及节目编排。

      “一班一文化”项目组对班主任、学生进行调研,对班级文化进行思考,对用工单位、用人要求进行考察,旨在体现商科头脑、清荷品质、技能双手。2014年5月13日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锦江之星人力资源部总监杨威介绍企业文化建设,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并着重介绍三个文化:“家文化”、“星文化”、“品牌文化”,并强调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做实做精、员工能参与接受且认可,并分享十大经营理念。会议从企业文化进而联系到班级文化,对“一班一文化”建设起到铺垫和引领的作用。与此同时,4月底5月初,我校易班(scas.yiban.cn)正式入驻商会。从注册新账号到校方认证,再到加入班级,通过学生处、各教学部领导、各班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我校全体13级师生顺利完成商会易班的登陆注册,为响应示范校建设号召,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于4月23日成立了由学生处林樑老师领衔、13级校团委学生会成员所组成的易班学生工作站,并明确各自工作任务。目前在线上已进行《13级校团委学生会换届改选网上投票活动》、《校级易班logo设计大赛》、《时间都去哪了——追忆那逝去的童真活动》等,受到了上海市易班发展中心领导的好评并被评选为“今日精选”,学校将中职易班的建设和发展纳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之中,突出其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中的功能,充分发挥其在第二课堂、社团、学生管理、班级管理之中的作用,是支持学校正在实施的“清荷文化”建设和“一班一文化”建设的重要媒介。

      项目组按照“以清荷文化引领、个性化课程聚焦、自主性学习提升、过程性多元评价、创新育人模式”的战略构想进行设计,开发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平台,致力于打造具有“清荷”特色的一二课堂贯通培养模式,培育就业有优势、发展有基础、积极自信地面向社会多元发展的技能人才。建设路上,也许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我们风雨同舟,这其中,不分彼此,不分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