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逸夫职校:牵手小伙伴 共绘两地情
2014/9/30
牵手小伙伴 共绘两地情

——记逸夫职校迎接澳门职教参访团交流活动

逸夫职校

    为了促进澳门与内地职业技术教育交流,拓宽澳门职业技术教育学生的视野,澳门教育暨青年局经由中央驻澳联络办文化教育部联系,组织了一批澳门职业技术教育学生赴上海交流学习。9月26日,由来自澳门5所学校的20名学生,和2名老师组成的职业教育参访团来到了逸夫职校,与我校师生开展互动活动。

沪澳牵手 文化交流

    本次访问既是两校之间的师生交流,也是上海与澳门这两座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沪澳两地都具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两地的职教系统也在不断的加强相互间的了解与合作。当天下午,逸夫职校常务副校长沈蓝,副校长董文良等领导在新竣工的实训中心迎接了澳门师生一行,随后带领他们进行了参观。首先带领他们来到“逸想秀”学生创意展示中心,向他们介绍了我校各专业学生作品,紧接着,参观了实训中心里视觉传达专业的输出制作空间。然后由我校视觉传达专业戚静文和沈贝妮同学作为学生代表致欢迎辞并做学校基本情况介绍。澳门代表团的师生们被我校学生作品的创意深深吸引,对我校专业课程充满了好奇。

体验课程精彩纷呈

    当天,我校特地为澳门学生代表团安排了两场体验活动,一场为由陆珺老师执教的“创意生活”,陆珺老师在简单教授创意设计的基本方法后,学生以“澳门——上海”双城为主题进行环保创意袋的设计与制作,并进行了作品交流;另一场为由王洁婷老师执教的“面塑DIY”,由老师示范金刚鹦鹉的全程制作过程,学生而后自行创作。虽然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但澳门的同学们听得十分认真,还不时地提出各种有趣的问题,老师们一面耐心地解答着,一面不断地启发着,不一会儿大家的距离就此拉近。

合作互动 创意无限

    老师的讲解过后,澳门的同学们便在我校同学的配合下分组进行创作。一开始,两地的同学们都显得有些羞涩,随着交流的深入,小伙伴们便熟了起来。他们在纸上共同打着草稿,探讨着各自的构思。澳门的陈尧同学的设计创意颇为独特,作为一位平面设计专业的同学,他制作的环保袋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他的灵感来自于电路板,他从小喜欢电路板的设计,所以将电路板的设计运用到包袋,加上我们上海的城市剪影,与充满设计感的英语字母,一件时尚而又个性的作品就新鲜出炉了。在包袋绘制的课上,不少同学都选择了上海这个城市的元素加入到设计中,足以见得上海给他们留下了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

    面塑创作课上,我们的专业老师为澳门同学的动手能力和创意能力给出了一个大大的赞。他们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出各种不同造型的面塑作品,无一重复。我们西餐西点专业的同学们当起了小老师,不一会儿,小小的面塑就将两地孩子们的心揉到了一起。

    由于每项课程都只有一个小时的体验时间,而澳门同学的制作热情却有增无减,他们大呼在逸夫的体验时间过得太快,看着一个个精美有创意的作品,两地师生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欢乐的笑容。

难忘之旅 美好回忆

    在一下午的活动中,同学们已然已经从陌生到熟悉,大家利用茶歇时间互留联系方式,合影留念。一位澳门的学生代表同我校的学生这样说道:“逸夫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亦是最快乐的一站,我太喜欢你们学校了,真想多待两天。”澳门基金会的曾老师说:“逸夫的体验课程让我们的学生都嗨起来了,我从来没见他们这么认真地创意和设计。”

    沐浴在夏末初秋午后的暖阳中,22位师生带着满满的回忆与制作精美的作品踏上了他们返澳之路,希望美好的回忆不止步于现下,我们之间的友谊能常青长久,我们的互动能一直延续。

学生记者团 罗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