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合唱团,带着美妙歌声的扬帆起航
城市科技
2014年的金秋九月,我校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能力。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生科的统筹组织下,开设了如书画社、民乐社、合唱社、影视社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吸引了许多多才多艺的同学前来参加。其中“欢乐”合唱社更是得到了很多同学的青睐。“欢乐”合唱团组建于2012年,虽然只有两年的历史,但是在李金花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取得过斐人的成绩。曾经获得2013年参加上海市中职生合唱比赛二等奖和片区一等奖的好成绩。“欢乐”合唱社旨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用声音传递美感,以多声部、立体、和谐、统一的美妙声音为追求效果,把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并感染听众为目标,全面提升团员的音乐综合素质。
分配声部 排练队形
在第一次社团活动中。李老师根据队员的音色特点,将高音区发声轻松自如、音色清亮充实的同学划分为高声部,将高音区发声紧张、吃力,而低音区发声坚实、宽厚自然的同学划分为低音部。另外还及时根据队员的身高体形整理了队行的排列和声部的安排,工作紧锣密鼓进行。这样的操作为下一步的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次基础上,李老师又简单介绍了合唱的特点、要求等等。同学们都非常配合,听的也特别认真,表达出了对合唱艺术的喜爱和好奇。
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李老师挑选了《槟郎树下织网床》这首南方民歌。首先由张老师演奏了一遍歌曲,让同学们熟悉歌曲的旋律。接下来逐字逐句的教学生演唱。在合唱训练中我们一般采用跟琴视唱法,两位老师指导队员分声部先后作识谱练习,要求音高准确、节奏准确。每次练唱都用较慢速度,力求连贯、完整。识谱练唱方式讲究多种多样,避免单调乏味而致学生疲劳。经过处理合唱队各声部本身声音的整齐、统一。声部与声部相互结合时声音和谐,通过合唱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发展和声思维,提高合唱技巧和能力,所以要求学生要将所有声部的旋律都掌握,让学生在各个声部都相互了解其艺术要求的前提下,能调节自身的音量和速度,达到声音和谐的效果。学生们刚开始的音高唱的不太准确,经过李老师上的精心指导,在一节社团课结束后,已经可以男女两个声部做简单的配合,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节。但听着这美妙的声音,同学们和老师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展望未来 信心满满
在接下来的一年,我们将迎来更多更具挑战性的演出任务,如12.9文艺汇演、璀璨星光文艺比赛等。在此,合唱团能在李金花老师、张春芳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保持拼搏精神,抓住机遇,认真提高合唱水平,争取佳绩,为合唱文化在校园的进一步推广做出应有的贡献。在下个阶段的训练工作里,我们将会投入更大的热情,把合唱队的训练工作做得更好,把合唱队的水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积极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有表情地歌唱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以发展更多的队员,壮大我们城市科技的合唱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