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14办学指导委员会年会
石化工业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2014年10月20日我校迎来一批贵宾,那就是我校校企合作38家成员单位的企业来宾们,参加我校2014办学指导委员会年会。我校校长苏勇、副校长林国新、黄汉军等领导出席会议。
苏勇首先感谢各企业多年来对我校办学的大力支持。接着向企业各领导汇报过去一年大致做过什么事,以后想做什么事。介绍我校首批全国示范校等称号、各类大赛获得的奖项、制定各类专业标准等方面的介绍,还有值得我们骄傲的教师团队。继3+2之后,3+4作为首批上海市试点,受到社会的积极响应,在办学层次上有了进一步的探索。我们新的实训大楼逐渐开始使用,全套的化学单元操作及其它的设施逐步完善。学生教育上严格要求,采取教考分离,严格考试制度,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的舞台,开展文明公约等教育。还希望借助企业的力量来提升学生的素养,希望企业继续一如既往支持我校。
林国新感谢企业一直以来用心培养我校学生,中职生普遍存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问题,但企业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及激励,岗位上的不断磨练使学生不断进步,毕业时的改变让老师们眼前一亮。学生离开学校进去企业实习,实习环节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培养学生,我校的五员化管理模式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根据国家教委及市教委的精神,林副校长向各企业介绍我校2016届毕业生的启动模式,明年的上半学期启动2016届毕业生各企业招聘订单。
来宾们的交流发言积极热烈,提出了许多的看法及建议。大家普遍提到的问题是学生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英语能力特别专业英语有待提高、自信心不足,实习期心态的调整等。英威达的黄智华先生提到公司最看重的是诚实、对企业的责任心、与企业同舟共济的积极心,化工企业的特殊性,对于每一位员工任何事情都诚实面对。孚宝港务的丁智浩女士认为对学生而言人品第一、态度第二、能力第三,企业对刚就业的学生能力期望值不高,但是做人及对企业文化的融入是关键,以德为先,才能做到德才兼备。杜邦农化的沈毅忠先生说:“需要怎样的学生呢?职业操守、后续的学习能力及具有影响的沟通能力最重要,希望学校多增加职业指导课程,多给学生上台发言的机会,可以设置一些人文课程的选修。”还有对我们的课程设置、专业知识的范围、工学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我校02年进入立邦公司的毕业生已经成为金山分厂的负责人,我们为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毕业经过企业培养后成才的学生骄傲。希望通过校企共育,培养我们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做到技能和体能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