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访北京商校 深寻文化建设
商会校
秋天的银杏叶呈现出层次丰富的渐变色,校园里的学生们记录下这美丽的细节,快乐发自内心,幸福就有归属。——题记
2014年10月下旬,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党委书记乔蔓菁以及学校发展教育研究室相关人员一行四人远赴北京市商业学校,就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取经。
北京市商业学校创建于1964年,占地212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开设20个专业,建校50年来,学校硕果累累,也是国家首批的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从办校历史到专业设置与我校有一定的共同性,我校在示范校建设的过程中与之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此行也是收获颇丰,很有借鉴。
创新理念,形成独特育人文化
一走进校园,就能发现学校的文化墙、德育墙、劳模墙、优秀毕业生墙、学生成长墙、校企合作名录墙格外的气势磅礴,仅“墙体文化”已经足够吸人眼球。
在会议室里,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程彬向我校乔书记等一行人详细深入地介绍了学校“积极向上、自信阳光、温暖友爱”的文化特质和以“育人”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随后,还请我们观看了学校校园文化宣传片《快乐幸福的商校人》,片中以学生的一天为线索,展示了多年来,学校坚持“文化育人,育人文化,育文化人”的文化建设理念,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逐步构建具有时代特征、职教特色和商校特点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校园文化体系的全过程。
深秋季节,校园中的梨园还不显端倪,但就该校学生处主任介绍,每年学生会把长熟的李采摘下来酿成李酱送给老师们来表达对师恩的感谢,学校一直以来旨在培养自信阳光、德才兼备的现代职业人。如今我校校园的荷花池中,睡莲的叶子悠悠地浮在水面上,甚是精致可人。以“清荷”为特色文化渗透进校园的一砖一瓦间,渗透进学生和老师们的心田。“清荷”文化曾作为中职校特色校园文化的代表走进中华艺术宫,最近我校校园文化宣传片《净静校园清荷韵》也已启动拍摄,“清荷”之风将会飘向更多人的心间。
创设平台,构建校本素养课程
程彬副校长向我校一行人展示介绍了学校在国示范校建设期间编撰形成的一套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系列教材:《岗位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训练》、《合作与创新能力训练》、《通用职业素养训练》。落实了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将综合职业素养培养融入到专业课教学实践中,实现职业素养培养与专业教学一体化,从而保证职业人所需的综合职业素养,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素质基础。
每天清晨上课之前,商校的校园里都会响起朗朗读书声,如同一支美妙的晨曲唤醒花季少年人求知的欲望,让人进入到一个充满幸福的世界,这就是《晨读时光》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提升读本的魅力。还借鉴了企业晨会的形式,把晨读和礼训结合在了一起,实施“读训赛评四位一体”的晨读训练,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
我校在示范校建设期间也编撰了清荷读本,在专业建设领域也就未来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编写了一系列的校本教材。除此之外,一二课堂线上线下联动贯通的模式,更吻合了《规划》中对当下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要求,使得学生可以有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教师也有一片践行教改的广阔平台。
创立载体,凝聚三全育人合力
走进学校综合商务创业实训中心,小小的格子铺上整齐陈列着学生自己布置的玲琅满目的商品,学生们向乔书记热情地介绍起这些格子铺的来历。从2008年开始格子创业实训载体,这种经营训练的模式使得课内知识得到了全方位最真实的实践和检验,增强了同学们适应社会,直面市场竞争的信心。
除此之外,学校共实施以“九训”为载体的学生综合职业素养训练,综合职业素养训练面向人人,覆盖了所有在校学生,每年参与“九训”活动提升的学生超过50000人次,凝聚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合力。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会定期去社区为居民培训假币识别的技巧以及理财知识,眼视光专业的学生也会定期提供公益验光的服务,实施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的训练,实现工学结合、知行统一。
在我校“商会嘉年华”、“我是一天营业员”等活动中,学生们也将专业知识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努力成为自信阳光,德才兼备的现代职业人。在示范校建设中我校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相信假以时日,也一定会和北京市商业学校一样春来秋去,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