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提升教学有效性
——记石化工业学校课堂教学研修班开班
石化工业
2014年4日下午,由教研室牵头组织、多科室共同协作、经历两个多月策划的学校课堂教学研修班正式开班,并在学校B区多功能厅举办了首场讲座。从全校各科室遴选出的近30名教师参与并聆听,还有些教师主动来学习。
此次研修班以“聚焦课堂,提升教学有效性”为主题,将持续近2个月。旨在关注“一个”焦点,即如何实施课堂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氛围,即以科研活动引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达到“两个”提升,即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专业素质;促进“两个”发展,即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次研修活动重点关注教学内容实施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目标是改革课堂教学、凸显教学特色,促进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传递先进职教思想和教学理念、学习与交流科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手段的平台。
开班伊始,教研室主任施新生对此次研修班的遴选条件及预期特质、学习形式、成果目标作了简单说明,他指出参与此次研修班的学员多为青年教师,均具备“教学有特色、思想有主见、创新有意识、改革有行动、发展由基础”方面的条件,是学校发展的长期驱动力,应向着“五敢”目标前进,即敢于负责、敢于思考、敢于否定、敢于吃苦、敢于实践。本次研修班的学习形式也将不局限于专家讲座,还将采用研修、教学观摩以及教学展示等能够体现学员自主性的活动形式,使学员在小组协作、相互激发、自主思考、集体研讨中迸发出灵感火花,从而能够指导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通过本次研修班活动,力求达到“三个一”,即一篇切合自己实际的论文、一份反映教学思想的教案、一堂体现改革理念的交流课。
紧接着研修班班主任陈军老师就研修班的具体安排和和后期组织形式进行布置,还对小组划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请出了首场讲座专家——来自金山区教育学院的黄梅英研究员。
黄老师在教学岗位上从教十余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后从事教育研究,更从理论高度上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方面有不小建树。讲座中她就“课堂教学行为的优化及策略”这一主题给研修班的学员们带来了一阵“清风”,使学员们从“疲于上课”的状态中抽离出来,静下心反观自己每日的课堂。讲座一开始,黄老师就展示了一句心理学观点:“人类的行为,是基于特定的欲求,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并选择各种各样的手段去实现目标的活动。”她说道:“教学是一项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的庞杂活动,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和方法,其根本都要从‘欲求’两字出发,即抓住学生的需求,或者说要激发学生的需求。有需求才会有动力,教师也才能和学生实现真正交互。”这句话对学员来讲无异于醍醐灌顶,尤其是在职业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感慨学生难教,是学生真的冥顽不灵还是教师没有发现并抓住或者激发学生的“欲求”,这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黄老师从“课堂教学行为优化必要性”、“优化的策略”出发,当中提到了很多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行为表现,在场学员不时点头,大家发现黄老师点出的这些行为或多或少也存在于自己的课堂当中,而这些行为在无形中阻碍了自己教学的有效性。最后黄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教学研究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十种有效行为,即教学关系上的“引导与帮助”,师生关系上的“尊重与赞赏”,讲练策略上的“精讲与精练”,问题刺激上的“创境与设疑”,关注差异上的“分层与异步”,动态生成上的“促进与应对”,媒体运用上的“整合与巧用”,学习评价上的“发展与开放”,课堂管理上的“反馈与调控”,对待自我上的“反思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