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上船技校:宣传工作四年载,蓄势再创新辉煌
2014/12/18

宣传工作四年载,蓄势再创新辉煌


——记我校宣传组举行宣传组四周年生日庆


上船技校 宣传组


    参与宣传,融入学校,慎思总结,服务学生,磨练斗志,成长自我。2014年12月11日,上海船厂技工学校新老通讯员及校领导共40余人汇聚在宣传组一直工作过的会议室,共同为学校宣传组成立4周年庆生。学校校长王碧矞、党支部书记钱春光、副书记毛海杰、工会主席汪陈强和教务科长沈辉参加了生日会,并表达了深切的情思。宣传组负责人吴小毛主持了本次庆祝会。


追根溯源,共忆过去故事


    会上,吴老师精选了4年中的代表性照片滚动播放,瞬间将通讯员们带入到了那年那事和那景:2011年宣传组第一次年度总结会,庄严肃静听报告;2012年副校长席德华给优秀通讯员颁奖,笑颜大展受荣誉;2013年通讯员们集体户外活动大合影,家庭合欢力量强;2014年学校会议室齐聚一堂,统一目光看荧幕。故事在慢慢演绎,思绪在激烈碰撞。


    现在宣传组工作主要负责人吴小毛老师,同时也是见证并直接参与宣传组所有工作的一名通讯员,用“问世”、“立家”、“成长”和“稳重”四个词语来概括了宣传组在四年中的发展。


    “问世”即宣传组成立。2010年12月9日,在党支部工作的统一部署下,学校筹划成立了一支以服务于学校内外的宣传工作、服务师生、服务于上海市“星光计划”的宣传队伍——上海船厂技工学校宣传组。同年12月12日,宣传组第一次会议召开,校党支部书记钱春光在会上宣布“上海船厂技工学校宣传组今天正式成立!”随后,一支颇具有影响力和战斗力的教师队伍闻名于校。在宣传组成立的第一年,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篇文章在职教在线上发表,第一篇优秀文章诞生,第一次进入十佳排名,第一次以兼职教师的身份组织策划校内文化活动,校刊《小草》时隔数多年重新复刊,校园小记者、《小草》编辑部和法制宣传队成立,多个社团兴起!


    “立家”即宣传组“家庭—团队”(Home·Team,简称“HT”)文化的建立。宣传组是有学校教师在常规的工作之余而额外添加的工作,没有行政制度的约束,组内“HT”文化的形成与巩固是宣传组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源泉,不断地创造学校宣传工作的各个新高。


    “成长”即宣传组文化的巩固和队伍的逐渐壮大。文化的形成不是朝夕之事,而正是宣传组通过制度、激励和活动等多种形式融合而慢慢形成。此时的宣传组内通讯员,宣传报道已经成为思维习惯,在没有任何行政约束的情况下,未完成自己的宣传任务会感觉寝食难安……这是一个家庭,每年都会有新的成员加入。


    “稳重”即成熟。宣传组更加重视内涵的建设,重视服务学校的发展、重视促进教师队伍的团结进取、重视服务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营造文化,激发生命活力


    现在,在学校兼职通讯员老师的心目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工作常态:即使工作和家事再繁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回忆、记录和总结自己的工作,并且以文字的形式加以整理,配以图片,发给通讯的负责老师,每个月,自己只有完成了2篇类似的文稿,才会了无牵挂地过完这个月;在中午不到1.2个小时的吃饭和休息时间中,同志们会贡献出宝贵的休息时间,在约定好的12:15分前往三楼会议室,参加学校宣传组每月一次的工作例会;每天,都会在闲适之余打开职教在线,关心职教发展动态。


    发现新闻稿,写通讯稿,已经成为组内通讯员的一种习惯性思维。


    这些常态的出现,得益于宣传组组内文化的建设。学校宣传组有完善的工作制度,组织机构完善,职责明确,确保宣传组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宣传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自觉形成了“Home·Team”文化,有家的温馨,也有团队的协作,有组织的关怀,也有领导的直接参与。受文化的影响,每年都会有新加入的队伍,壮大力量,激发活力,创新成绩。


    截止2014年9月,学校共出版《新闻选集》8本,4年稿件数量远超过1000篇,在职教在线投稿工作中,曾获得“优秀新闻奖”、“最快进步奖”、“信息工作十佳单位”荣誉称号,学校在2013年曾以每日3~4篇的稿件投稿量摘得年度信息工作“贡献奖”等。在学校的宣传工作中,涌现出了如张小中、田广晓等“风云人物”、张兴、冒璐等“优秀通讯员”。宣传组下成立的学生宣传组在校内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广泛交流,提出宣传工作新希望


    在庆祝会上,全体通讯员在“成果”(蛋糕)前许愿,书记钱春光给大家分享“成果”。在品吃之余,各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感想。


    2013年度“最快进步奖”获得者汤辉(体育老师)谈到:有幸成为校宣传组成员,几年来也见证了我校宣传组从成立到壮大,稿件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发展过程,面对年轻的群体,我感到身为其中的一员既辛苦又幸福。说辛苦,那是因为我们宣传组成员几乎都是业余的、兼职的,在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之余,业余时间有限,还要挤出时间关注新闻、思考新闻、撰写新闻,做好校园的宣传工作,其辛苦可想而知。说幸福,那是因为学校各级领导极其重视、关心这个团队,定期的交流畅谈既加深了了解、凝聚了力量,又舒畅了心情激发了斗志。每当看到自己几易其稿的稿件终于发表在“职教在线”,特别是被评为优秀稿件时,那是无比的开心。所以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宣传组充实了我的业余生活,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愿我校宣传组在校党总支的领导下再创佳绩!


    最后,他结合自身的体验,从“多看”、“多想”、“多问”和“多写”来总结体会,引起共鸣。


    校领导毛海杰谈了自己的体会,歌颂各位通讯员“用心去做事”的美德,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书记钱春光为老师的付出而感到欣慰,对宣传组和每一位老师的工作都表示认可。钱书记还就写作容易出现瓶颈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建议。


    校长王碧矞祝贺宣传组不平凡的4周年,让职教在线成为一个窗口,让更多关心职教发展和我校建设的人了解我校,感谢大家不计得失地真诚付出,思考宣传组今后该朝着什么方向去发展。王校长说,今天的庆祝会简朴却不失喜庆,也希望各位老师适应新常态,助宣传组今后继续创造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