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新桥职校:校企工作信息一则
2012/9/4

新桥职校:校企合作开新花


——我校举办延锋伟世通大专班开班典礼


     2012年8月30日,我校延锋伟世通机电一体化大专班开班典礼暨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在延锋伟世通公司隆重举行,伟世通公司松江工厂总经理王卫东、高级经理沈翔宇、人力资源部经理王泓、制造部经理黄华,新桥职校校长沈云芳、副校长沈强妹及全体任课教师出席。


学校:把课堂搬进企业


     在松江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学技能,到新桥。新桥职业培训中心是松江区唯一一家上海市职业培训机构诚信等级A级单位,松江区唯一具有“机电技术”四个高级、两个技师资质的培训机构,每年为松江地区培训机电类紧缺技能人才2400多人。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新桥职业培训中心自2007年9月成立上海电大松江分校教学点至今已培养了222名大专毕业生,为新桥地区新农村建设培养一批管理和技术人才。学校在提升学员技能的同时也在努力提升学员的学历,为学员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此次,学校把机电一体化大专班开进了企业,教师走进企业授课,参与企业培养人才,这是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校企深度合作,对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职业教育的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大批应用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学校和企业双方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精诚合作,一方面培养出高素质、强技能、更能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一方面使教学、实训融为一体,将教育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企业:欢迎学校参与培养人才


     开班典礼上举行了互授牌匾的仪式,授予新桥职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授予伟世通公司“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离不开学校与伟世通公司多年良好的合作关系。延锋伟世通公司已连续14年在我校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学好技能,回报社会。学校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到企业工作,许多学生都已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有的被破格聘为助理工程师。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与企业的零距离活动,近距离了解企业。2011年6月,“延锋伟世通”冠名班开班;2012年7月,33位冠名班学生在经过校企一年的联合培养后顺利进入企业工作,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得到企业的肯定。


     此次办班形式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和欢迎。延锋伟世通松江工厂总经理王卫东先生在致辞中对这种模式大加赞赏。他指出学校参与人才培养满足了企业对人才储备的需求,为改进生产起到良好效果。教育的投资是未来的投资,员工在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为了鼓励和支持员工的学习需求,伟世通公司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员工。大专班学员经过公司的精心挑选和考核,均为各部门优秀员工。公司还实行每学期补贴1000元学费的政策,并要求各部门负责人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协调好员工的工作,支持和确保员工准时参加面授课。


学生:这种模式我得利


     选择读电大的学员无非考虑到电大是晚上授课,和白天上班没有冲突。晚上学习充电,白天上班实践,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事实上,企业的上班并不像事业单位那样有规律,三班倒是经常的事。因此即使是晚上上课也是镜中月水中花,学员平常缺勤率很高。虽说电大采取的是面授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员采用多种方式学习。但对于机电一体化这样专业性非常强、要求非常高的专业,提高面授课出勤率是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学员代表发言中就特别感谢学校和企业这一人性化的举措。不仅仅省却员工奔波之苦,更贴心的是个人的学习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能确保参加面授课的学习。学员不再担心读书会影响工作,不再担心自己的学习质量打折扣。更让学员满意的是学校的特殊安排,设置了新桥职校教学点班主任和企业班主任两个班主任。学员接受双重的关心,既有教学点班主任在学习上的关心和辅导,还有企业班主任对日常课堂的管理。读书不再是自己的事,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在如此贴心和严格的管理下,学员将不再是混一张文凭,而是真才实学的学知识、学技能。延锋伟世通公司主要生产车用电子产品,公司不断壮大及业务迅猛发展的需要要求员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学员坦言报读机电一体化就是冲着《电工学》、《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等课程来的,这些课程紧贴工作实际,能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理论支持,现在学校竟然把课堂搬进了企业,这真是提升自己的好机会。


     此次延锋伟世通大专班开班暨人才培养基地的揭牌,是学校拓展和深化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学校主动为企业服务,形成校企互动办学机制,全面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将继续探索和发展校企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不断研究校企合作中遇到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取得互利共赢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