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城市科技:师资培训工作信息一则
2012/9/13
在倾听中更新储备  在讨论中激扬新知

——我校暑期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侧记

城市科技

    “培训在这酷暑炎热的假期举行,但是你们济济一堂,精神饱满,这充分体现出城市科技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干事业的劲头。……”

     晴空万里,白云朵朵,七月的校园静悄悄。城市科技的校园却是静而不寂,五号楼报告厅的教师暑期培训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倾听:   倾求知之心  听智者之声

     此次暑期培训日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务实,既有关于中职教育发展形势和热点问题,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增强吸引力等有关思想理念方面的报告,又有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等教育教学实务方面的讲座。

     7月23日上午的开班典礼之后,紧接着就是高国兴老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的首场报告。下午是由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黎明教授主讲的《当前职业教育的若干热点问题》。杨教授的讲座非常具有学者风范,中外对比,数据翔实,娓娓道来。他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导入,围绕教育质量、职教吸引力、现代职教体系、信息技术、工学结合等热点问题,进行了高层次、多视角的深度阐述。杨教授不温不火的风格和深入浅出的讲述深深吸引着在座的学员们,大家听的津津有味、饶有兴致。他条分细缕、有理有据的分析不时引来大家的频频点头,颔首赞许。

     课间休息时,老师们依然热度不减,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流心得,畅谈体会。“讲得好!质量和吸引力的确是当前职业教育的热点问题,原来常听到职业教育‘被矮化’这个词,但对为什么造成这个现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今天的讲座让我茅塞顿开!”一位年轻老师欣喜地与身边的学员交流着。

     爱因斯坦在给年轻学生解释相对论时,这样说,“如果你在一个漂亮的姑娘旁边坐了两个小时,就会觉得只过了1分钟;而你若在一个火炉旁边坐着,即使只坐1分钟,也会感觉到已过了两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接下来的讲座,参与培训的老师们也同样是意兴盎然,有收获不觉时长。骆德溢、张云生、闻人勇建、任玉芬等老师分别作了《品牌建设与教学创新》、《建设能竞争明天的师资队伍》、《加强中职教育质量管理的思考与实践》、《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四种模式》的精彩报告。每场报告,大家都听得聚精会神,笔记记得认真细致。老师们听课的态度深深地打动前来作报告的专家们,在讲座的间隙多次由衷地表达他们的感触。一位专家这样说到,“毫不夸张地说,我在上海和全国其他学校做过很多大规模的讲座,但真的没有哪个学校老师都像大家这样的认真!” 特级校长张云生主讲的《建设能竞争明天的师资队伍》报告中,来自台下的反应让张校长也异常“入戏”,抛开了原来准备的讲稿,讲出了许多推心置腹的“心里话”,结果比原定结束时间推迟近半个小时。

         讨论:碰撞出火花   交流来内化

     讨论是你来我往双向的交流,不是单向的传授。交流的最高形式是观点的交锋,在交流和交锋中,碰撞智慧的火花,升华对问题的认知。如何使讲座中所学内化为所得,并结合学校和个人实际落实在日后的工作中呢?本次培训分阶段按安排了讨论和考核环节。

     7月26日下午,全体参与培训的老师们,针对这一阶段的讲座内容,围绕七个大的问题,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学习讨论。如果说听讲座认真,关乎的是态度问题,那么讨论是否深入或有内容,则是体现大家思考的水平和培训效果的问题。

    “教育质量”是这次培训的核心词,也是老师们分班讨论的热词。在讨论中,有的结合讲座中专家的观点,就如何提升质量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发表自己的体会和看法,畅谈感受。“我感触最深的是张云生校长的讲座,他对我们学校进入首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之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很有见地,使我对学校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他的一些说法很精辟、很经典,比如‘市场不相信眼泪,只有强大,才能赢得尊重’,‘接受不可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只有能力和业绩,才能带来发展的空间,’……”来自五班一位学员的发言,引起在座讨论者的共鸣。

     有的老师结合本校实际,坦诚地指出本校在教育质量方面还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建议。一位发言者提出,“我们学校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我觉得有两个地方可以试一试。一是在教育教学评价方面,对每一位老师的教学评价,探索多种形式,比如参加大赛,社会上的考工考证,侧重第三方评价;二是可以尝试建立日常教育教学的督导机制,设置专任的督导队伍,把平时的听课、备课等教学检查常态化。”另一位参与讨论者马上提出疑问,“你的这些提法有多大的可行性呢?我认为……”。 

     在大自然中, 万物“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农民依照天时耕种劳作,多会有好的收获。我们相信,这个盛夏的培训助长,也会在城市科技学校这块热土上收获教育的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