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团中驰骋磨练 在易班中遨游成长展示深厚的商会文化
学期临近尾声,在迎接示范校中期审核的同时,示范校项目四继续前行,开展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本学期社团节和商会易班表彰大会。
社团节 展商会学子风采
2014年6月,在交通路校区5楼多功能厅,锣鼓节奏铿锵、歌声热情奔放、舞蹈活力四射,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六月清荷”学生社团汇报演出隆重举行。
本次演出节目精制打造、演员精心挑选、效果精彩制作,追求艺术效果的精益求精。形式上,新颖独特、规模盛大;内容上,积极创新、精心组织;效果上,无论是对全校师生的艺术陶冶、还是对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整台演出形式新奇且别具一格,节目新颖令人耳目一新,思想与艺术创新并举,也通过优秀节目的献演来展示学生的风采。节目共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经典·重温》,民乐、合唱社团为同学们献上了《喜洋洋》、《茉莉花》等经典曲目。第二篇章:《魅力·演绎》,歌舞《时间去哪儿了》与健美操《最炫民族风》等节目令人耳目一新,节目节奏明快、丰富充实、活泼清新、雅俗共赏,迸发睿智火花,表达了商会校学生的青春活力。节目在音乐剧《青春,让梦一起飞》的演绎中,进入了第三篇章《梦想·起飞》。承载着管乐队的《我和我的祖国》、《毕业季歌曲联奏》等节目将演出推向尾声,最后在舞蹈社为本次主题精心准备的主题舞蹈《六月清荷》中落下帷幕。整台演出集合了第二课堂各社团活动的辛苦创作,汇集了全校师生的热切关注和企盼……
学生说:“在舞台上的感觉简直太棒了!”也有同学们说:“我们12级这算是最后一次演出了吧,好留恋商会的舞台!”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今天的精彩源自学生的兴趣,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对应的社团,并用一学期的努力和汗水印证了“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名言。社团是学生展示的舞台,在这舞台上的故事未完待续。
商会易班 成为学生互动交流的第一选择
我校2013-14学年第二学期“易呼百应”首届易班线下表彰大会在南校区二号楼6楼录播室顺利召开。学生处主任范荣老师、商会易班负责人林樑老师携三位班主任老师代表、校团委、学生会12位部长、校易班学生工作站成员以及各教学部工作站成员参加会议。
首先,一段易班学期视频向与会人展示了本学期易班工作进展,站长王迎婕作学期工作汇报。虽然自2014年4月23日易班成立以来不过两个月的时间,这段视频也只有短短的4分半钟,在视频中,我们看到了学生们的用心,看到了学生工作中的不易,身处其中,为之骄傲,为之动容。
随后,学生处主任范荣老师向本学期明星班级、明星个人以及活动积极同学进行颁奖。获奖学生代表王雅琪同学对这两个月来易班线上活动进行发言,并对我校易班未来的发展提了些许的建议与期待,而这对我校易班未来的发展创建工作来讲是着实具有意义,就现目前来看我校易班的网站建设还需完善。但我相信在老师及同学们的多方努力下,一定能够创造成一个令所有师生都心生向往,能够畅所欲言的网络平台。
暑假期间,我校易班工作站的成员们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在暑期开展线下活动绞尽脑汁,易班学生工作站活动部副站长朱妤妍同学为在座的各位代表宣读了本次暑期大型线下活动的内容和倡议。
最后,林樑老师总结道:商会易班的建设,离不开校领导、学生工作站、各班班主任老师还有同学们的大力支持。的确,从无到有,从生到熟,一路坎坷却并肩走过,商会易班,我们九月见。
紧接着第二天,我校易班管理员林樑老师受上海市易班发展中心诚邀赴南昌路科学会堂,并代表首批13所中职易班试点学校向第二批中职易班试点学校领导和老师作题为《“易”触即发、“易”路走过 、“易”往情深》报告,和与会人进行我校易班建设的成果展示,并交流经验,共商易班发展。市教委职教处劳处长、黄蕾老师参加会议并讲话。
林樑老师从我校易班建设初期——13级师生登录注册、建立易班学生工作站工作和职务分配情况,到本学期至今我校易班组织开展的各项突出创意和结合我校清荷文化的线上活动,在充分体现了学校以德育、养育为出发点,积极构筑学生人格,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的同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情商为目标,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知识型、创新型人才,这将成为易班开展活动的重要原则和方向。
一路走过,我们过得非常充实,一路走过,我们看到学生从不了解易班、登录易班到慢慢参与易班。同时我们也会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望各方领导和老师多提宝贵意见。但我们都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越做越勇的干劲,把易班做得更好!感谢学校领导对易班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易班发展中心的老师们对我校易班建设的周到服务,感谢学生工作站的每一名清荷学子对商会易班的全心付出。
新亮点新内容新内涵展示深厚底蕴的商会文化
特色示范校项目五建设在摸索前行,在思辨磨合中不断完善,主要工作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为了解项目五近期的进展情况,我们采访了项目负责人方君杰老师。
学生活动中心总体特点首先是“变”。一是选址的变化。地址由原先的2号楼地下室扩展到到南校区三幢楼都有布局。其中1号楼,包括原中华堂两侧“风雅颂”;二是定位的变化,鉴于示范校项目四提出的学校以“清荷”的“根、茎、叶、花、果、实”对应为学生的成长进阶阶段,成立学生活动中心。
以“风雅颂”这一主题为例,这个主题的起源原先是在2楼的艺教活动中心。由王百灵老师提出的三间不同主题的音乐教室,主要与音乐相关联的“风 ”——管乐风、舞蹈风等比较流动性的活动室,“雅”——打造别具一格的中国风格的活动室,“颂”——语言、歌唱、通读为主的三个不同主题的学生活动教室,后经过场地的综合规划及定位调整,现发展为中华堂两侧的“风雅颂”主题。而孙怡老师则承担了这两间教室的整体布局的设计方案。并对这两间活动室的功能重新进行了定位。(1)以风——荷风壁(中华堂底层内室两边墙面文学社作品展示墙)(2)雅——荷雅斋(中华堂西面房间,书吧:内设中外典籍、文房四宝、茶文化)设为经典,二十四史、四库全书、莎士比亚等全集;放碟片的橱(著名出版社,版本权威可靠)(3)颂——荷颂轩(中华堂东面房间,内设器谱、琴棋书画等)音乐吧的设计,有移动的多插座的音乐耳机等。
在“清荷文化”的基础上,孙怡老师以高标准的文学定位,将这两间教室以“国学体验”为载体,呈现文学经典及传统文化。这两间教室的定位旨在启发学生的性灵,让学生在枯燥沉闷的学业之余,能亲身去靠近走近、接触、熟悉并感受传统文化的气息。以风雅颂为主题,传承人类优秀文化,提升人格素养。
3号楼2楼的学生试听综合室的设计规划,由王百灵老师负责提供建设方案,原先定位是小型的多功能试听室,后随着定位的再度升级,成为了要满足80人座位的试听综合室。这个建设方案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学生处胡连贵老师协助下,进行多次的实地测量后,对场地的大小也进行了重新扩充。试听综合室的定位不仅发挥了它多功能的作用,以导赏为主体,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影视等各门类导赏均适用。也可做学生小型演出或排练的场所。创造了功能完善、布局独特的视听室。集基础欣赏和拓展活动,且感官上融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及表现艺术等高定位标准,提供演唱、演奏、朗诵、观摩为一体全方位的视听盛宴。
三是设计方案的变化。用方老师的话说,为了到达最好的效果,我们方案几易其稿,但是每次变化都增加新的亮点,新的内容,新的内涵,每次变化都体现着学校顶层设计的思路。在校长室的直接关心、指导下,建设构思每一次的变化,使项目更趋完善;每一次的变化,都让我们强烈感受到对慎密构思的敬佩和建设特色示范的迫切。目前,项目五全体教职工正在尽最大努力,以最好的心态,最饱满的精神,为学校的示范校建设增砖添瓦。
虽然过程一波三折,但好事多磨,我们相信在全校教职工尤其是学校党政的鼎力支持下,经过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可以更好地展示深厚底蕴的商会文化,为商会校的再度辉煌,为示范校建设圆满完成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