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材料工程:为孩子 留下爱
2014/7/27
为孩子 留下爱

——记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志愿者静安公园劝募活动

      继参加了去年第九届上海青年风尚节的“5·12感恩母亲,圆梦未来”献爱心劝捐活动,学生志愿者们在今年开学一直打听“今年我们是否还有劝募活动、今年的主题还是母亲节吗?”计划着“今年要比去年募得更多的善款!”

      在大家的期待中,6月22日,看似一个普通平凡的日子,材料工程志愿者服务队在校团委的组织下,再一次加入了“我们的年轻范——‘为孩子·留下爱’”上海青年全城劝募行动。

以艺换募

      多才多艺、天真烂漫是他们的符号;不同民族、不同风采是他们的特色;他们是少数民族孩子,他们来自于大山,他们拥有非同一般的才艺,他们没有完整的家庭却依旧快乐,然而,他们中的一些小伙伴,却在经受着病魔的纠缠,上海,会是给他们带来希望的地方吗?

      本次活动的范围是上海市十七个区县,我们学校则在静安地区,将在静安公园门口举办“以艺换募”活动,筹集的善款将用来支付来自少数民族才艺学校——化旦尖措孤儿学校的四位重症孩子的治疗费用。中午12:30左右,启动仪式正式开始,团区委吴佳妮老师简要的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强调了安全事项后,各个小队正式开始了劝捐活动。

      香道队的志愿者教市民们如何做香,书画队志愿者带着路过的爱心人士一起进行创意T恤和环保袋的创作,茶道队志愿者教起了茶的泡法及品鉴,花道队志愿者则教大家怎样用自己的巧手插出最美丽的花束,还有手工队志愿者教手工爱好者如何做手工皮具和布艺……对不同才艺感兴趣的路人们纷纷走向他们喜欢的“课堂”,现场当起了一名好学的学生,为了“学费”来捐款。

支援队伍壮大

      同学们在听完团委黄许燕老师的分工安排、注意事项后,在各自队长的带领下,分配好了劝募袋、志愿者马夹、帽子、募捐纪念扇子等物品后,边踏上了今年劝募的征程。

      从去年5·12的30人志愿者小分队,到今年的60余人的志愿者大队伍,材料工程志愿者的人数在增加,队伍在壮大。大伙儿们的志愿意识在这一年里,通过致康园、罗秀二村居委会、长桥四村敬老院、市八医院多个志愿者基地的建立,通过校园展示日、彩虹社团大型招新活动等多次校内、外志愿服务的锻炼,在不断提升。

大胆说出口 大声喊出爱

      新任学生会主席金德山同学在回忆本次活动的时候,说道“由于经历了去年5·12的劝募,积累了一点小经验,在本次活动初始,我们便大声地喊出‘为孩子·留下爱’的口号,以此来吸引路人的关注。当有人表示出愿意倾听,我们便详细的介绍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经过讲解,还是有挺多的爱心人士愿意施加援手的。”

      生活部部长王奇慜同学补充道“我们小组通过这次活动,在实践中发现,带着孩子的家长更愿意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很多家长希望借此培养孩子的爱心。至活动结束,我组共募得208元善款,虽然不多,但这也代表着上海人民对于这几位病童的一份爱心。”

      外联部副部长项珊珊,别看她看似柔弱,全组正是靠她的胆大心细、不惧生、敢开口,募得了400多元,成为本次志愿者队伍募得善款第一名。她说道 “这其实是我第一次离开学校从事志愿者工作,起先也很担心自己会被别人怀疑,得不到信任。但是,遇见的第一位一位大姐姐却给我了继续的勇气。当我们走了上去和她简单介绍时,我很担心她会提出质疑,直接拒绝我。但是,当她看完宣传册,听完我的介绍,抬头微微一笑,表示这几位孩子确实很可怜,愿意提供帮助,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还提到她曾经也做过志愿者,志愿者需要被理解与支持,还鼓励我要坚持,不要怕被拒绝。正是这位姐姐的一番话,让我坚定了信念。”

青春有梦 材料有我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劝募,小伙伴们顾不上喝水、顾不上歇脚,大家的善行感动着申城市民,市民们纷纷慷慨解囊,献出爱心。下午3时30分,大家赶往农行静安支行,把捐款袋交给指定人员。

      本次劝募活动,材料志愿者共募得善款2000余元,虽然金额并不大,但是这次的体验,给材料学子们积累了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同时对于志愿者活动有了深刻的认识与认同,相信这样的经历会在我们青春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