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导、学生演,搭建以学生为主角的课堂舞台
——记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水泥检测报告》公开课
2012年4月26日,我校材料教研室章晓兰老师进行了《水泥检测报告》的公开课展示。本次公开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前期测试过水泥各种性能的基础上,学会利用原始数据编写水泥性能试验报告,并能对测试的数据做适当分析,为水泥出厂或材料公司的水泥后期使用提供依据。对于这样一节内容相对枯燥的专业课,章晓兰老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她利用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堂,搭建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展示等形式,为大家呈现了一个多彩的课堂舞台。
教师认真备课备生,力争导出一台好戏
课堂是舞台,那么一堂好课就是一出好戏。章晓兰老师是将自己定位在“导演”的角色,她认为要想出好戏,就要熟悉“剧本”和“演员”,课堂的剧本就是教材、教案和说课稿,演员就是我们的学生。
章老师针对中职生基础比较薄弱的现状,在教学任务的选取上十分用心,既要让任务不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又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可做。同时,章老师平时非常注意了解学生的特长,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和课堂环境,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上台阐述的同学挑选那些平时口才好、不怯场的,数据处理选那些数学基础好的同学担任等。
学生积极展示自我,努力演出一台好戏
在章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看不到老师在那滔滔不绝说课的情景,只看见一片学生忙碌的景象,忙着“表演”各自的任务。章老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做适当的指导。
课堂上,四分之三以上的时间交给了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做、去干,学生的主动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学生从接到任务开始,就按照分组挑选小组负责人;开始讨论方案;方案一旦确定就立即实施,实施结束后推选组员进行任务汇报。课堂教学进展得十分有序。
企业专家进课堂,合力促成一台好戏
章晓兰老师的课程也是我校首次采取“企业专家进课堂”的教学模式。校企文化的融合是目前职教中的关注点之一,鲁昕副部长也多次在职业教育相关会议上提出:“要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
企业专家的到来让学生们真实了解到企业对技能的要求,了解到更加明确的学习方向。同时,企业专家也了解到了学校教学的现状,能够结合实际工作岗位要求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有助于课程教学内容的进一步优化。
结束语
这样一堂老师、学生和企业专家共同创造的课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可能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不能够得到普遍推广,但是是我校专业建设的一种大胆尝试,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的体现,也必定存在着一定的价值。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开展后续探索,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