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新桥职校:教学工作信息一则
2012/5/9
新桥职校:求知若饥   虚心若愚

————王平老师参加市第六届教学法评优课

     四月底,新桥职校正式拉开了参加上海市第六届教学法评优课的序幕。我校上下一心、群策群力,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在合作互助的局面中努力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月24日,文科组的王平老师在大家的通力帮助下,顺利完成中职语文《乡土情结》一课的教学。回顾此次活动,大家感慨颇多,收获颇丰。

     群策群力   共寻乡土情结

     文科组老师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群策群力,多次研讨,从宏观设计到微观打磨,都作了精心准备。我校学生大多来自五湖四海,带着不同的乡音、生活背景、风俗习惯汇集在此。学生们从一开始的新奇、兴奋、烦乱到逐渐适应、喜爱上海这个大城市,他们感受体会到的一切既记录了他们与这个城市同行的蹒跚脚步,也抒发了他们心灵深处对生活的缕缕情丝。王平老师参赛的《乡土情结》一课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作为世纪老人,作者柯灵几经辗转,给予我们丰厚的“乡土情结”的感悟。活在当下的我们,既要传承文明、记住历史,也要有新的视野,以开放、包容、自信的心态看待今天学生特有的“乡土情结”。

     在中职语文《乡土情结》一课的教学研磨中,文科组老师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每一项活动,每一个环节,力图实现和学生共同找寻属于柯灵、属于自己的乡土情结。这一过程的教法设计力图打开学生思路,立足文本,联系自己,理解文本中“乡土情结”所蕴含的丰富而又复杂的情感内涵。这篇文章适合学生,他们在体味乡土情结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内涵中,激发思乡爱国情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确立自我定位,找寻属于自己的乡土情结、心灵家园。

     定音定调   共聚源源活水

     本次教学法大赛,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上下一心,虚心求教,共同把脉指导、定音定调。教务科召开了相关会议,明确要求,进行细致辅导。教研组长进行业务指导,动员教研组全体老师行动起来,以“我来设计《乡土情结》”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全校观摩,开展教学法交流。老师们精心准备材料、设计教学过程,诸位同仁帮助改进、完善,教研气氛普遍高涨,一人参评、全体参与的局面形成。王平老师还给全校教师试上课,大家一起磨课进行教学设计,效果很好。基于学生的理解之上,基于学生对文本、对乡土的理解感受之上,王平老师分析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采取的策略措施,感知学生的兴趣点以便紧扣学生求知的心弦,以此为制定本课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从而努力驾驭课堂。在《乡土情结》授课前,王平老师设计相关导学案,做相关调查研究收集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并以导学案为引导,促进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自主表达观点和阅读感受,并尝试自主设计作业,充分体现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善于思考的能力。

     在此次大赛的准备过程中,老师们都为之付出了卓识的智慧、辛勤的汗水,共聚源源活水,引得渠渠清泉,教研活动热烈、真挚,见解质朴、深刻。我们也期待在教学法评比的无悔耕耘里,能收获学生们幸福的笑脸与智慧的心灵,而我们则在与学生的共同体会、成长中,感受并产生共鸣和碰撞。

                 立足课堂   共谱教学新貌

     王平老师的复评课已经结束,希望这节课能够引导学生扣住文本,联系自己的体验去感悟生活,去观察与思考问题,并将其中的感情内化。将与祖国休戚相关,对故乡、对祖国不会因时间空间变化而消退的深厚感情——乡土情结,融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思路设计汇报一次又一次,教案改了一遍又一遍,在同行、跨行的相互切磋中,彼此相互听课、评课,借鉴理念,揣摩精神,这次活动对参赛老师、全校教师都是一次推动、一次促进。相关学科教师参加了全程活动,其他专业教师还跨学科听课,与上课教师积极交流心得体会,交换经验和看法,从而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复评课上好后,我们也深知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而这次大赛是最好的检验与修正,教学永远是不完美的艺术,值此四年一度的盛事,每位老师都会立足课堂,认真反思得与失,以实现更大的进步。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在不断改变和提高,我们要借本次大赛评优契机,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把学到的新东西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多方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我们会将教学法评优大赛的历练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起来,因为教学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