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的成长 我们相约
二轻校党群工作部 何贻芳
为了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长间的沟通,形成合力,共同探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切入点,4月25日上午,党群工作部牵头组织召开了部分党员教师和学生家长“结对”会。校党委副书记沈伟东、副校长陆丽敏、参与结对活动的党员老师和学生家长、相关班主任老师参加。
彼此了解
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其全面和谐的发展,首要的是实现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确保家校双方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从同样的原则出发,一致行动,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
会议由党群工作部副部长翟均环同志主持。会上,学生科副科长刘长锋向各位老师详细介绍了结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师生“结对”的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并请参与结对的老师和家长多与班主任老师私下里沟通,了解更多的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共同教育。
翟均环副部长向各位家长介绍了参与结对的8名党员、干部的情况,他们中有三十年党龄的老党员;有多年坚持班主任工作的模范;有骨干教师;有专门从事学生心理辅导的老师……都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能够也乐意为各位家长提供有益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帮助。
在这简单的介绍沟通后,在相互致意中,微微的一笑,参与结对的家长对老师有了初步印象,对自己孩子的在校表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参与结对的老师对自己的协助对象有了了解,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导任务有了初步的方向,为进一步相约打下了基础。
正确认识
会上,分管学生工作的陆丽敏副校长和参与结对教育的老师、家长进行了交流。她感谢大家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相聚在这里。强调:学校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个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希望家长和老师都能够换位思考。
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什么。想想孩子的特长、性格、爱好等,有效引导孩子规划自己的人生,努力学习,逐渐进步,实现良好的发展。千万不要受社会上简单的“读大学才是成才”观念的影响,放弃对孩子的教育。
从对方的角度想一想:怎么样才能有效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教师要能够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家长要能够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注重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孩子、学生毕竟还小,有些时候难免出现错误,在行为规范上出现偏差,“结对”双方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教育,要善于总结,对症下药,使之改正错误,通过学校、教师、家长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
懂得关爱
“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因此,要做好教育,教师就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要以最大的爱心,通过努力赢得家长的信任,帮助家长改变原有不愉快的情感,消除对学生的消极情绪,为了孩子的明天,积极地与教师合作。
会上,沈伟东副书记代表党委讲话表示:对学生的教育感化是学校的责任。党员干部与学生“结对” 非常及时和必要,希望此次参与结对教育活动的优秀党员干部能够树立起高度责任心,要有“五心”(爱心、细心、耐心、信心、诚心),和家长一道,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关爱来教育孩子,结合孩子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效果,并通过党员教师的示范作用,使那些行为出现偏差的学生受到感召,使他们在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较大的转变。
共同协作
“学校教育的功效,要靠着学校和家庭的联络,彼此可以来往,教师不再孤立,学校也不再和社会隔膜,才能真正地通出教育的电流,碰出教育的火花,发出教育的力量。”
为了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一致,真正形成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实现教育的最优化,此次“结对”仪式上还特意安排了家长和“结对”党员干部的交流互动。
在会场,你可以看到家长与“结对”的老师们一个个满面春风,面对面谈得不亦乐乎。朱梅老师说:这个孩子呢,我上课时候就观察到,他很有礼貌,对问题有自己的思考,日常表现开朗大方,对同学很热情,对老师也很有礼貌,就是文化课的背诵不肯做,是不是在家里不肯吃苦……要是这样,我建议您在家里先试着给他一项任务……
一番交流,家长似乎有所领悟,临别握着老师的手说:谢谢您!麻烦您给我一个联系方式,回头我们多聊聊。我一定配合您……
此次老师和家长“结对”会议,虽然没有团体辅导,但是颇受家长的欢迎,有效实现了平等双向交流。通过交流,教师从家长那里获取更多有关学生的有效信息,了解了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期望,家长从老师这里了解了有礼有节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建议和方法。为共同协作促进孩子成长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