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新桥职校:教研工作信息一则
2012/5/9
新桥职校:让教法更贴近学生

——李梅老师参加市第六届教学法评优课

     “以学定教,让教法贴近学生;少教多学,让课堂充满生机”是这次上海市第六届教学法评优课的主题。众所周知,上好一节课不容易,上一节好课更加不易,评优的好课就需要经过反复加工和打磨,才能发出光芒。4月27日,我校李梅老师参加了上海市第六届教学法评优课。为了让这次的教学完美地展现在众人面前,新桥职校电子电工组的全体老师齐心协力,发挥了集体的力量。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在上学期学校评优课的基础上,电子电工教研组教师的研究探讨后,决定推选组内的李梅老师参加第六届教学法评优课。评优前夕,在校长室、教务科、教研组的组织安排下,从课题设定到教学思路、从教案设计到课堂教学、从课堂用语到教学仪态都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需要注意的每一个细节都仔细推敲、反复琢磨。最终确定教学内容《PLC控制的广告灯光设计》,决定以工作任务引导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执教老师勤奋努力

     要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当时李梅老师面临的情形最贴切的就是被“狂轰滥炸”。还记得那是教研组第一次磨课,当李梅老师说课完毕,在座的各位老师毫不留情地直指硬伤,课堂引入不贴近实际,教学内容无重点等等。李梅老师默默地把大家的想法记录下,自己陷入了沉思之中。不是在沉默中消亡,就是在沉默中崛起,李梅老师选择了后者。为了上好这节课,李老师经常出现在电工组其他老师的办公室,认真请教;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想法,积极与教研组教师探讨,努力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

教研组教师群策群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教研组组织了反复试上,学生是教研组的其他老师。就这样,李老师给教研组里的同事当起了“老师”。其他老师在听课过程中各司其职,围绕着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与知识点,既及时记录课堂中执教者的亮点与不足,也记录学生的困惑和独特见解,更在角色转换中记录思想的火花、闪动的灵感,以便李老师在初步反思过程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所短。评课过程中,教师们因为亲身参与了,实践了,人人都有切身体会,这样的活动就不是个别教师的“专利”。评课中,教师们各显其能,互相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少了“人情话”,多了实在话;少了客套话,多了真心话。从众口说“好”式的评价变为众说纷纭式评价,从经验式评价上升为理论支撑式评价。既向同伴展示了自己的专业素质,又在交流中开拓了专业视野。而资深教师的指点更使磨课活动从“山穷水尽”转入“柳暗花明”。

     课堂教学实践中,李梅老师带着同伴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再加工,取其精华,构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有效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一次比一次成熟。李老师在这规范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中快速成长起来,教研组其他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评课水平也在思想碰撞交流中得以较大提高,真正发挥了评优课在学校课堂教学中的推动促进作用。

主题教研在反思中提高

     在磨课环节,教研组教师围绕李梅老师公开课的导入展开了主题教研探讨活动,学校全体教师观摩了电子教研组的主题教研活动。老师们提出了自己对课堂导入的不同见解,为李老师公开课的精彩导入提供了展示提高的平台。在磨课过程中,课例还经历了从粗糙到精细、从平凡到升华的过程。通过这一磨课过程,教师们深深地体会到上课并不是教学设计的终点,而只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四月是艰辛的,李老师在准备的过程中每天都在想、都在改,熬夜更是家常便饭。但正是在磨练的过程中,收获得更多。经历这样的一次锻炼,教研组老师们对“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少教多学”有了更深入的领悟。

     我们不仅要倡导课前磨课,而且要关注课后磨课,因为它可以实现教学设计在实践基础上的高层次跨跃,促进教学反思的更加具体、更加深入化,从而对其后的教学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