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良好学习情景 激活学生情意因素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第六届教师
教学法改革交流评优活动复评课活动侧记三
城市科技
大脑的情感系统是通向持久记忆的大门。所有好教师都善于鼓励学生热情,这会把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融入到深度记忆中去。与此同时教学是否有效,在于是否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习的各种心理因素。2012年5月17日、25日薛宾、刘延军二位老师分别上了题为《T68镗床主轴电动机控制电路故障分析及排除》、《抄绘门房间1-1剖面图》的复评课。他们的课在尝试良好学习情景创设、激活有效情意因素上作了积极有益探索。
刘延军老师的课自始自终贯彻了任务引领与传递式教学法相结合,传递式教学法的运用,充分重视学生间的差异,营造同学互帮互教的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激活学生情意因素,更增进了同学间的情感沟通与友谊。这正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的真正体现。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考虑了学生的沟通交流习惯,性格特点,让学生不仅能通过教师讲解时集体学习,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与性格特点向同伴学习,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要求程度学习,在交流互动中学习,最大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掌握程度。实践证明,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通过Google SketchUp软件对三维模型展示,把图纸所描述的房屋模型直观化,提高了识图能力。通过运用传递式教学法,促进了同学间相互学习,使原本的教师一对多变为多对多,提高了整体学习水平。通过任务开始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对应“找不同”环节,灵活地拓展了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薛宾老师的课自始自终贯彻了以岗位任务切入的情景创设。从生产车间实际场景切入,从生产中的实例及维修工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同伴互助、勇于开拓进取的学习能力,使任务的完成过程饱满有激情。学生分组参加实训,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教学过程配备实物视频、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小组分工协作、归纳总结等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巡视指导。为了拉近和专业岗位群的对接,深入一线企业生产车间,将实物操作带进了课堂,针对性有了提升。让专业学生养成严谨的生产操作实际规范,把企业的设备报修单,搬进了教室,让学生默化了维修工的操作规范。本节课也不只是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认知、积累和加工,还让学生通过实践与总结使知识进入内心世界,与他们的就业目标和岗位经验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认识知识的同时掌握娴熟的岗位操作技能和岗位操作规范,是理论的丰富和熟练的技能提高。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第六届教师教学法改革交流评优活动复评课活动暂且告一段落,参加了复评课的我校10位老师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升,为自己以后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基础,在自己的教师生涯中一定会留下深刻印象,这些经验也一定是我校全体教师今后更快成长的一笔宝贵财富。
回归教育的本真,教师应该是激励者、促进者、指导者、辅助者和协调者。带着激情讲课,带着情感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流利、抑扬顿挫、有激情、有感染力。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开发实践环节和拓宽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 “让教法更适合学生”是我们职业教育教师一生的追求,让我们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探索、不断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