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青春记忆,引领校园文化
上船技校 孙亮
在五月这个感恩的季节,我校双月刊校刊《小草》2012年第1期即(新)总第3期正式与全校师生见面。作为新学期的第1期,《小草》的出版经过了精心的策划。
领导同重视、师生共努力
自《小草》复刊以来,一直受到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上至校长下至各科室领导,无不对《小草》寄予了厚望并给与大力支持,且提出了一些极其重要的改进意见。上学期期末,学校党支部书记钱春光老师在学校宣传组年度总结会上指出,《小草》新版非常的吸引眼球,但学生编辑队伍还应该壮大,让更多的同学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参与到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之中。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毛海杰老师对校刊《小草》提出了1比1的信息量标准,就是说《小草》的内容中学生的占二分子一,老师的占二分之一。指出《小草》应该定位为整个职培中心的刊物,尽管现在她主要在曹路地区发行,就长远来说,她必须是面向“两岸三地(两岸:崇明和浦东;三地:崇明、花木和曹路)”,更好的为职培中心的整个职业教育服务,让《小草》成为上海船厂技工学校的一张文化名片。
各位师生亦参与到《小草》的改进中。电气教研组的章泓老师,总是喜欢给《小草》建议献策,新加入的优秀毕业生和饮食健康版块就是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1103班的肖会想同学平均一个星期要向孙亮老师办公室跑三趟,询问排版情况,并实时提出一些金点子,希望《小草》排版精益求精。1007班杨驰同学……
组建“小编”队伍,揽括校园信息
《小草》编辑部通过上学期的酝酿,决定成立四个中心:策划中心、信息中心、采编中心和技术中心。策划中心负责《小草》的前期需求分析,信息中心负责《小草》材料的搜集,采编中心负责搜集来的材料初审再加工,技术中心负责最后的版面设计直至出版。
为了壮大《小草》编辑部队伍,《小草》编辑部各中心的临时负责人兵分两路,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走访了所有班级,进行宣讲。同时,《小草》编辑部还组织每个班的团支书和宣传委员,集中在1号楼109教室召开了会议,会议上,孙亮老师着重介绍了《小草》的几十年的悠久历史,并展示了钱书记的那本发黄的《小草》和新的《小草》;强调了《小草》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012年3月5日下午2:30,《小草》编辑部引来了重要的日子——《小草》编辑部招新工作面试环节在1号楼313教室正式举行。面试环节火爆、激烈、紧张,但有不缺乏搞笑。通过层层筛选,参与现场面试的同学达到了43名,几乎所有班级都有优秀者来参加最后的角逐。四个中心同时进行,各自按照各自的用人标准进行面试。面试中,有的同学口若悬河,有的同学则略显羞涩。为了缓解紧张的气氛,孙老师让来参加面试的同学不要只回答面试官的问题,也要问面试官问题,如果把面试官问倒了,那就胜利了。并且,他也装成面试的去为难技术中心的面试官徐晓丹同学。通过近一个半小时的面试,每个中心都召集到了自己中心合适的人选。本次面试对大多面试者和被面试者都是第一次,难怪技术中心在招聘总结中这样写到:“之后,我又逐一向其他四个进行提问,他们的回答我都挺满意的,而且从他们的言语中,我感觉他们也是比较开朗的。随后,我就跟技术中心的另一位同学商量,我们商量的结果是先把他们五个都留下,试用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我们会派发一点任务给他们,看他们完成的怎么样,最终再决定录用哪三个。”信息中心更是对每位应聘者给予了点评,比如“第三位是1104班的王晓芳,作为一班之长 ,对待班级的工作很细心,对文字很敏感,一看到错别字就能挑出来,咬文嚼子的本领很大,友爱每个同学,殷切希望加入《小草》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才能,写作也是生活的一份子。”
面试结束后的第二天,《小草》编辑部召开了扩招后的第一次会议。会上,孙老师热烈欢迎了各位小编通过层层筛选顺利晋级这个优秀的组织。《小草》编辑部将一如既往铭记“崇尚技艺、做人为先”的校训;崇尚“自由、互助、博爱”的精神;始终坚持毛老师曾说的:“校刊是名片,她是学校品牌、校园文化的亮度、特色、品位和学校发展追求目标的宣传载体;校刊是档案,最真切最详细记载着学校发展的足迹,记录我们的收获、经验和教训,也饱含着我们未来思索和开拓;校刊是一所学校,她打造了一个开放的传播知识的平台,师生员工在这里学习学校发展的大政方针,交流教书育人、成长成才心得,也为师生展示才华提供园地;校刊是窗口,外界通过她了解我们学校的特色、品牌、成绩,是我们展示在外界的形象。”
随后,《小草》编辑部各中心商讨了本学期学校的日常工作和主要活动,围绕这些中心工作点,《小草》编辑部各中心理清了本中心的思路和工作步骤。策划中心两个星期内规划出下期《小草》所有的版块,接着信息中心利用两个星期去向师生约稿和收稿,同时采编中心对来稿进行初次编辑和校对,技术中心接到采编中心的稿件进行文章录入并初步排版。各中心各自出击、相互帮助;编辑部全员参与,揽括了校园每一个角落的信息。
潜心编辑、美丽面世
《小草》编辑部收到各位师生、小编和《小草》投稿箱的稿件达到了68件,收集到的照片数张;采编中心、技术中心和孙老师三方面随时保持着邮件的往来;技术中心为了排版精致,浏览了上百本杂志。很多时候,你深夜在“<小草>编辑部”QQ群里吼两句,会发现采编中心的杨驰、策划中心的余实怡、技术中心的吴日将都还在为《小草》忙活着。大家为了一个梦想,那就是尽力出一本师生喜闻乐见的校刊。从完工二分之一,到七分之七,经过的不是简单的一个月,而是《小草》编辑部所有小编的辛勤付出。
改版后的《小草》,分为“闻一多”、“尚品汇”和“爱秀坊”三个板块共64页,主要从新闻、流行时尚和学生自己的秀场作为基本出发点,总揽了校内的诸如学雷锋系列活动、第二届技能节、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欢乐谷游玩等重大活动,既考虑了点的深度也考虑了面的广度。校党支部副书记毛海杰老师认为,改版后的《小草》“闻一多”、“尚品汇”和“爱秀坊”三个名字想得相当好,并表示她几乎包含了应该包含的。而“小编”殷成强,则认为《小草》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还是不够,或许这是《小草》今后所要努力的方向吧。
“收藏青春记忆,引领校园文化。”这是《小草》编辑部现在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的努力方向。《小草》不仅仅是一本校刊、一本杂志,她记忆着上船学子的青春,某种意义上引领着上船的校园文化。
《小草》的美丽不应该是昙花一现,而应该展现其顽强的生命力。当全校师生正在为本期《小草》津津乐道的时候,《小草》编辑部已经投入到了2012年第2期的策划中。成功?我们才刚上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