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好的状态积极备战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将于6月在天津主赛场及河北、山西等10个分赛区分别举行,大赛期间还将同时举办“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等活动。我校学生将代表上海参加工业分析检验项目的竞赛,同时,学校将以新材料、新工艺以及装饰设计模型等作品亮相展洽会。尤其是此次参加工业分析检验技能比赛,它不仅是我校首次参加此类大赛,而且其背后凝结了学校、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无数的辛勤与汗水,更突显了这张参赛“门票”的来之不易。
大赛之前凝结着辛勤与汗水
5月17、18日两天,我校指导老师刘菁带领09材料1班倪佳豪、施金杰以及09材料2班施晓冬三名同学在全国工业分析检验竞赛上海选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资格。激动、兴奋的同时,我们的思绪也回忆起了两个多月来他们辛勤训练的点点滴滴。
3月中旬,学校接到任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工业分析检验竞赛。此类比赛,不论对于学校、学生还是指导老师,之前的比赛经验均为零,且学校对于培训学生方面的硬件也严重不足。但是当此重任落在材料教研室年轻教师刘菁身上的时候,她还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秉承着“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理念,承担了此次大赛的指导老师。
上海第一轮选拔赛定于4月15日,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刘菁老师定出了她的培训计划,那就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验操作为辅。虽然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计划是相当正确的,但是理论知识包括2000多道题库,对于这群平时不爱学习的孩子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刘菁老师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2个自己,一个是小天使,一个是小恶魔,最后成功与否就是在于你的小天使和小恶魔大战中谁取得胜利”。同学们深受鼓舞,他们放弃休息,早起晚睡,有时晚上宿舍熄灯后还跑到厕所或走廊里背诵,有时候背的头晕脑胀就用笔写,且为了减轻困意,他们每天都喝大量的咖啡和红牛饮料来振奋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一轮选拔赛中,我校以团队第二的成绩晋级。
经过第一轮选拔,只剩下三所学校,而三所学校的参赛学生将入驻信息技术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且最终只有两所学校的学生代表上海参赛,压力重重。刘菁老师更是放弃了休息,每天下班后再赶赴信息技术学校对学生进行额外辅导,即使偶尔生病也不间断。重压之下,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显的尤为重要。刘菁老师除了进行指导培训,她还经常和学生交流谈心,并带学生出去放松心情,和学生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最终,在17、18日两天紧张的选拔赛中,我校倪佳豪获得全能第一名、施金杰获得全能第五名、施晓东获得全能第六名,同时,我校以3分的微弱差距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成功拿到了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入场券。
大赛背后凝聚着一个团队
在上海的几轮选拔赛中,我校像杀出的一匹黑马,不断给我们全体师生带来惊喜。之所以能获得参加此次比赛的入场券,这固然与指导老师刘菁以及三位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除此之外,在它背后还凝聚着一个团结、和谐、积极进取的团队,也正是这个团队的默默支持才得以让其中的各项工作进展的如此顺利。
早在初赛前集训阶段,学校信息科王崇义老师和汤益华老师听闻此事,他们二话不说便在短时间内帮忙做出一套题库系统,把理论题纲导入电脑,方便学生背诵和记忆。学校材料科科长陆平老师多次召开科务会,动员教研室其他老师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他们最大支持和帮助,陆老师还经常与刘菁老师讨论研究,协助她开展培训指导工作。学生处处长曹彦斌老师了解情况后,特意为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刘菁老师安排了2名助手,协助她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学校金怡校长、孙国权书记及相关部门领导多次专程前往信息技术学校探望学生,给刘菁老师带去慰问,也给参赛学生送去鼓励。
结束语
集训仍在继续,且将更加刻苦。目前,不仅3名参赛学生,就连刘菁老师自己也已驻扎到信息技术学校,他们不分昼夜,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做着大赛前最后的冲刺。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要为学校争光,更要为上海市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