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城市科技:办学工作信息一则
2012/6/14
群英齐聚京  “双元”谋发展

—记中德“双元制”示范学校汽车机电工专业工作会议

城市科技

     2012年5月8日,中德双元制示范学校汽车机电工专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市召开。来自7所职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共9名代表参加会议,我校的诸鑫炯老师也带着使命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他与会领导有: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李奇副秘书长、董安徽督导,电子工业出版社职业教育分社郝黎明副社长、杨宏利编辑,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卫星项目负责人朱爱武老师等到会指导。会议就毕业考试、教材出版发行、技师班招生等项事宜进行了研讨,李奇副秘书长主持会议。

     在会议伊始,郝黎明副社长首先致欢迎词。随后郝社长介绍了出版社的基本情况和业务范围。其职教分社在多年和各个学校的合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也期待着和学校形成更广泛、更深层的多边合作关系。

     会议第一个讨论模块围绕着教材的改编展开,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编写的教材样书在会上受到极大关注。我校诸鑫炯等汽修老师编写了双元制的2本教材。汽车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着很好的形势。协会希望各示范学校抓紧有力时机,做好教材修订和其它各项工作,促进改革示范工作跨上新的台阶。通过代表们的讨论,就传统教材中的语言、编排、专业和内容方面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随后,杨宏利编辑介绍了传统职业教育教材和新编教材的不同之处。传统教材的编写以教师为中心,多以描述概念和知识点为主。这种教材,学生感到学习的针对性不强,枯燥、乏味、看不懂,致使学习的兴趣不高。而新编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案例或项目教学,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之后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种教材,针对性性强,版面生动、活泼,易于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杨总编通报了《汽车机电工职业培训教材》的编写情况。她认为该套教材保持了新编教材的特点,特色鲜明,读者群广泛,不仅可以作为中、高等职业院校汽车专业双元制教学用书,还可供汽车维修企业和培训机构用于员工的培训,同时也是职业学校教师和汽车行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会议第二个议题是朱爱武老师对实验工作进行指导,朱老师介绍了赛会和AHK近期工作的有关情况,提出了对“双元制班”和“师傅班”考试工作的有关工作和要求。他还要求各校在试点的过程中,不可将在学校学习和下厂实习的轮换时间拖得过长,这样会造成知识学习和实践训练的脱节,甚至造成知识的遗忘。

     朱老师就师傅班考试及其证书的含金量问题进行了介绍。AHK颁发的德国师傅证书,具有和在德国颁发的证书同等的效力,即获得此证书的学生,只要通过相应的德语考试,即可获得去德国留学的机会。

     最后的议程,会议就招生和考试工作作了相关安排,北京市公共交通高级技校张剑锋校长与吴顺利主任一起介绍了2010级师傅班学生的情况。10级班共有27名学生,其中12人为各校双元制实验班选送学员。目前这12人正在积极的准备迎战6月份的毕业考试,通过考试者,将获通过AHK颁发的德国师傅证书。此证书不仅将在国内得到认可(见中德职业联盟介绍),而且,获得此证书的学生,可获得去德国留学的机会。目前有2名学生已通过德语考试,并开始着手办理相关的出国事宜。为今后职业教育改革的顺利开展,以及职业教育改革激励机制的形成,会议希望各校努力推荐优秀学生到师傅班学习。

     本次会议在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开得充实而富有成效,达到预期目的。与会代表对杨总编等的辛勤工作和热情指导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