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更迭变,城市焕新颜
——记我校参加“城市新印象”大型主题展览活动
上船技校 陈天一
5月30日上午10时,上海船厂技工学校组织了30名学生参加了“城市新印象”(2007-2012)大型主题展览的活动,展览以“科学发展辉煌成就”为主题,展览由“十大重要进展” 、“十大改革创新”、“十大民生变化”、“十大新景新貌”、“十大心灵感动”等5个部分组成。通过公众的视角、语言、感受,深度回顾了2007-2012年期间上海经济发展的成就。大家通过参观学习,深受教育和启发,并且为上海取得的丰硕成果而骄傲。
五年荏苒 百米浓缩
走进展览馆,仿佛进入时光隧道,两侧墙面上,世博会举办期间的场景历历在目。而这些图片的主角,都是生活在上海的普通人:既有为游客扎上丝带的志愿者,也有带领观众排队前进的沙特馆前的年轻武警;既有在园区夕阳下散步的一家老小,也有辛勤工作的媒体记者……每一幅图片,同学们都不曾错过,那些光影中间也有我们的生活。
建筑最直观地反映城市变迁。在 “‘四位一体’保障房动迁置景”展览项目中,人们会看到熟悉的场景:低矮的旧式里弄,门口的水池上有三四个水龙头,每个龙头都用易拉罐壳自制的锁具锁住;公用厨房摆着四五个灶台,墙上糊着挡油烟的旧报纸;门口钉着颜色、大小各不相同的信箱,上面是手写的居民姓氏……近五年来,很多住房有困难的群众在“四位一体”保障房政策下住进了新房,改善了住房条件。而这件展品,设计布置了一个高度还原上海老式住房的置景,唤醒人们对曾经住房条件的回忆,旁边则是近年来新式动迁小区的模型。据介绍,这一制景使用了电影级的设计和制作方式,让人身临其境。一入其中,四面八方的声光向你袭来,应接不暇,动感十足。参观的师生都驻足感受,徜徉在这五光十色的世界里。
城市最重要的构成元素还是人。在“心灵感动”展区,同学们见到了20张熟悉的面孔。“蓝领楷模”李斌、“最美火炬手”金晶、“上海奶奶”沈翠英、公厕管理员李影……他们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感动和力量,被视作践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上海价值取向的代表。他们是众多市民的缩影和代表,在城市变迁中,人起到了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个城市有我们的智慧和汗水,也是我们倾注了深深感情的地方。5年岁月看似长,其实弹指一挥间,其中的精彩和变化就被浓缩在这几百米的展览长廊中,那些具体的生活却被深深留在我们的脑海和心中。
高科技展示 全方位体验
“城市新印象”大型主题展览采用许多新媒体技术和多种展示形式,充分体现了世博后办展水平。在展览现场,学生可以体验“科技的天空”大型多媒体沉浸式影院,展现世博盛况的大屏幕视频,“智慧城市”互动体验区,大飞机C919、“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的对接机构等模型和电动车实物体验,“四位一体”保障房动迁制景,“绿宝石”辰山植物园3D地画等。
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等展台前,精致的模型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同学面前,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纷纷拿出自己的手机、照相机进行拍摄留念。听过了展台工作人员的介绍,学生们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表现出惊叹的神情。
在“心灵感动”展区,同学们见到了20多张熟悉的面孔。“蓝领楷模”李斌、“最美火炬手”金晶、“上海奶奶”沈翠英、公厕管理员李影……同学们仿佛在与“各位”合影,细细品读每一位先进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与艰辛历程。同学们深知,是他们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感动和力量,被视作践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上海价值取向的代表。
申城绿色越来越多,“辰山植物园”也搬进了展览。作为上海新兴的绿色生态地区,展览特别采用了国际前卫的3D地画艺术,结合平面和立面,创作了一幅具有立体感的艺术作品来展示它的风貌。站在这幅手绘植物园风景图前拍下一张照片,观众将惊奇地发现照片中的画面会变得立体,像实地感受一场3D动画一样。就算从没有到过植物园的人,也能感受到那一大片鲜活的绿意,仿佛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未来小主人 信心已昂扬
经过此次参展活动,同学们纷纷感慨自己对上海了解还不是很全面。在出口处的留言处,每位同学都积极的要来纸笔,在一张张彩笺上认真的写下自己对此次展览的感受,以及对于未来城市发展的心声。作为在上海求学的学子,并且将来立志扎根于这片城市的青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我们必须以“与上海共奋进,与上船同发展”为目标衡量自己。也许历史中,我们小小的身影汇集在众多的人潮当中,但是当我们站在高处,看这座城市的变迁时,我们会为自己曾经奉献其中而感到自豪。回首过去,我们思绪纷飞,感慨万千;立足今日,我们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引吭高歌,一路欢笑。让我们行动起来,点燃心中那团火焰,立足今日,我们擦亮眼睛,走过昨日逝去的岁月,点燃新的希望,放飞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