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城市科技:培训工作信息一则
2012/4/12
急救  让生活更美好

——参加松江区红十字会现救护培训师资教研活动

城市科技学校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就在这个春花烂漫的阳春时节,4月5日,松江区红十字会举行“松江区红十字会现救护培训师资教研活动”, 松江区红十字会的领导和来自松江区各个单位的30余名现场急救的急救师参加了当天的教研活动,我校的谢咏梅老师和潘松老师也应邀参加了活动。

与时俱进

     现场急救就是在意外灾害或突发疾病现场,对伤患者所采实施的及时、有效、初步的救护。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灾害和事故层出不群,特别是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以及2011年“7·23”甬温线动车组追尾事故等等,都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现场急救和我们近在咫尺和息息相关,普及救护知识、人人掌握初级救护方法、共同参与现场救护对挽救和维护伤病员的生命和健康是何等的重要。但是,时代总是在发展变化当中前进的,时过境迁,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技能也有所更新,变得更简单更科学了,同时原先在08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培训的1000名红十字急救师也因种种原因有所流失。因此,为了巩固原先师资培训的成果,提高现有松江区的红十字急救师的业务水平,完善师资建设,松江区红十字会从去年开始策划组织了松江区红十字急救师的复训项目,继2011年8月份成功开展了第一次的“松江区红十字会现场急救公开课研讨会”活动之后,又启动了本次的“松江区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资教研活动”,并计划每季度开展一次,以使救护师资培训常态化、规范化。教研活动一开始,松江区红十字会的陈会长致了教研活动的开幕辞,就现场急救的时代背景、目的、意义以及未来救护师资培训的日程等做了重要阐述和部署。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可以让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实践,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反思提炼,并实现互通有无,博采众家之长,以更好地诠释“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促进松江区红十字急救事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精品展示

     本次救护培训师资教研活动的重头戏是松江区优秀救护师的精品课程展示环节。来自松江区卫生人才培训中心的钟梅芳老师和松江区中山街道的郑培军老师均就职于医务行业,拥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急救经验,同时他们也在社区的各类急救培训中表现突出,成绩斐然。所以,本次教研活动松江区红十字会特地委托他们俩为全体与会人员进行现场授课展示,树立现场急救课程的授教范本。首先,松江区卫生人才培训中心的钟老师结合自己在针对特定的儿童、老人、机关人员、交通执法人员等对象进行的现场急救的培训中的实践经验,说明了在备课准备阶段要注重“备内容、备对象、备学时、备教案和讲义”以及活学活用、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因为现场急救的内容很多,而真正的授课时间往往只有8个学时甚至只有2个学时,这就需要针对不谈对象因时制宜地教授相关、实用的内容,比如:针对幼儿园老师和婴幼儿家长的培训主要注重高空跌落、窒息、烫伤和夹割伤等急救技能的培训;针对老人及其看护人员的培训主要注重摔跌骨折、中风、药物中毒等急救技能的培训……特别是她对于社会热点讨论的“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的话题从急救的角度提出了“跌倒老人最好不要扶”的论点,以防由于搀扶加重对骨折老人的损伤。接下来,松江区中山街道的郑培军老师则结合精美的幻灯片和在模拟人身上的实际操作,就最新的简化的“10版心肺复苏”做了一步步的详细演示。他从现场灾情的评估,到心脏早起按压的重要性和禁忌,再到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手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心肺复苏的终止条件都做了精确说明。他语言诙谐幽默,讲解深入浅出,精辟入里,为以后的急救培训的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和思路,也得到了现场所有人员的一致共鸣和好评。

交流互动

     本次救护培训师资教研活动的最后是互动讨论阶段,参与活动的老师也纷纷就自己培训工作中遇到的疑惑和问题召开了交流和探讨。授课学时怎么安排方便?授课内容怎么取舍合适?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第一次参加培训活动的青少年素质活动中心新老师陆超老师还亲自上台演示了刚学的“10版心肺复苏”操作方法,请现场的专家与同仁予以指导和点评。整个教研活动历时2个多小时,始终洋溢在热烈、祥和的氛围当中。最后,松江区红十字会的杨老师做了总结,她说:“今天的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各位老师也充分展现了自己全面的急救知识和过硬的急救教学本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标。同时,也希望松江区的每一位现场急救师能转变观念,主动承担起法律所赋予自己的光荣职责,尽己所能,把松江区群众性现场急救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我校的谢咏梅老师也当场表示:“这样的交流展示活动如久旱逢甘霖,非常及时,,特别是急救师中有医学背景的医生和有教学背景的老师的珠联璧合,让大家取长补短,在现场急救的教学培训中找到了自己最优和最佳的教学方式。”

     急救,让生活更美好。我国历来就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传统,相信,通过本次的“松江区红十字会现救护培训师资教研活动”以后,我校的两名老师将协同松江区红十字会和其他所有现场急救师一道,誓将克艰解难,义无反顾,培训出更多拥有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以全面提升上海的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让上海的明天更美好,人民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