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为载体,促校园文明形成
——新桥职校重视德育活动开展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面对学生良莠不齐的现状,我校始终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参加上海市中职系统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
突出主题,深化内涵
主题是体现活动目的的,是育人的精华所在。通过主题思想,来集中宣传一个观点,讲清一个道理,歌颂一种精神,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在开展某项活动前,首先想到该项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怎样的形式才能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后再做恰当的安排。
如开展上海市中职学生 “我爱我的祖国”知识竞赛活动。明确本次知识竞赛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60周年走过的风雨路程和发生的巨大变化,以此激励广大学生热爱祖国,用文明的言行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校一方面在全校初赛的基础上组织好复赛,最终荣获优秀组织奖;另一方面以此为契机,开展庆祝国庆60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国庆阅兵式并人人撰写体会,班级交流;举行“我爱我的祖国”诗歌朗诵会;各班开展主题班会等。
拓宽范围,增强合力
活动对象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学校要求开展活动班班参加,人人参与,从中受到教育。发挥团组织、班委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把统一组织活动与学生自主开展活动结合起来,使主题教育活动贯穿在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使教育过程成为学生自觉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如时政知识竞赛的组织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合力的效力。我们依托德育老师,开展专题讲座,加强对学生的辅导;班主任在班级宣传动员,鼓舞每位同学参与的热情;班委结合本班的实际,组织学习并进行初赛。再如正在进行中的《生活的准则》征文活动,不再是班主任的工作,成为几方面的合力。语文老师加入了,政治老师、心理老师也加入了,大家从各自的领域对学生开展辅导、讨论。目的不仅仅是完成一篇文章的撰写,而是通过过程的开展,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准则。
注重过程,提高实效
育人,更多体现在过程中。在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自我体验;在过程中,学生能力得到锻炼,激情得到释放;在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奉献,学会了诚信,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形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才是最可贵的。
如07机(1)班在参与上海市中职生世博知识竞赛的过程中,通过学世博,讲礼仪,班风班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全班因30人中仅有二位女生,且所学专业为机械,班中男生桀骜不逊,举止粗鲁。班主任抓住活动契机,采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学生文明程度提高了,也带动了其他课程的学习。
如09机(2)全班在参与“我爱我的祖国”活动中,新组建的班级凝聚力得到了加强。其中曹一斌同学获得三等奖。这是他做梦都没想过的事,进职校后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拿奖而且是市级奖项,而不是传说中的敲诈、抽烟、打架。这完全改变了他最初来到职校时沮丧的心情,他的事迹也震动了全班同学,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由于全员参与,注重过程,使学生更积极向上、更热爱自己的班级,使活动发挥了育人的功能。
总之,活动育人是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活动形式越新颖活泼,它的生命力就越强;活动内容越丰富多彩,它的号召力就越大;活动影响力越大,它就越能教育广大学生。我校将继续依托中职活动这块沃土,把学生的养成教育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