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主题教育
上船技校:室小容大,忧喜其间
2012/4/29
室小容大,忧喜其间

—— 记我校开展心理咨询室的团体活动

上船技校 韦开森

     我校在本学期,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咨询的团体活动,并以此来推进我校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2012年4月,三年级的实习学生11人,在月底相约聚会在学校心理咨询室活动。他们分别就读在三个班级,不同的情况遭遇在这里有了诉说,期间伴着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有了一次交流。  

    首先,一个同学介绍了年前刚参加学校组织申报的国家技能鉴定应知应会考试的情况,他本人通过了鉴定测试。考试同往的共有18人,其中16人一次就通过了,可以马上领到证书。还有2人仅差应会考试项目未能通过,报考的是数控车床工种,是中级工的级别,因为这是他们个人第二专业技能的学习及培训鉴定,所以比较生疏,也有实践操作技能缺失的缘故,这与对原有工种不熟悉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凭着他们钳工专业训练努力的扎实技能基础,相信不久也会通过鉴定、也会领到证书。他还讲到实现了自己的设想计划,让自己的技能结构多工种地复合,去适合社会就业的需要,多增加就业机会。讲述中对学校教学模式多样化能给自己带来的帮助那么大,对自己的成长变化那么大,不由地流露出喜悦的神色。对学校给广大学生营造的学习机会,做到一专多能,一人多证的教学计划安排,有了亲身体验。

     第二个同学遇到实习单位退工减员的被调整,又正巧最近一次面试刚被通过,取得了新单位的实习岗位,他热情介绍,充满期待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作了交流。特别讲到自己因为曾经获得过市级竞赛奖项,在这次面试中适当的作了些介绍,为自己增色加分了不少,由此而庆幸这次经历的一个从忧愁到欣喜的转变。

     有的同学把自己下一步的打算告诉大家,要安心实习,努力工作,积累经验,争取在三年内经过考证后达到高级工水平。还想要报考大学,然后争取融入城市的社会生活,打算入户上海,做一个新上海人。

也有的同学牢骚满腹,怀着失落的不如意感受,例举实习期间种种待遇的不公和人际交往的偏见,宣泄了情感不满的波动。既有疾风暴雨的批判,也有心理断乳期的渴求。有着明确直观的心理投射,显现由不成熟向着人生成熟的转变。

     许多同学三言二语的交流,畅所欲言的心态,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反映出积极的人生态度,看到了他们在学校学有所专,实习中学有所用,社会生活中学有所长。

     由此可见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这些课程教育相当有针对性的,正因为有了这些德育教育素养的积淀,才有了学生如今七彩的人生表现。有了对理想如梦般的不懈追求。

     有的同学乐滋滋地自勉,有的沉默不语地思考,互相影响着,同学直面成长中的心理行为问题,敢于接受生活的挑战,正确认识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障碍的成因。正确对待求职就业与创业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勇于面对压力,认同职业角色规范,通过现实生活体验和调适,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去快乐地成长。

     咨询室虽小,但同学谈天说地,忧喜其间。让同学每一次道别充满信心,更珍惜青春年华。

     心理咨询室的团体辅导活动相伴在同学的成长路上,任重道远天地宽,我们老师应该把他做得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