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主题教育
上船技校:浓情中秋日,欢乐一家人
2014/9/10
上船技校:浓情中秋日,欢乐一家人

——记我校中秋日举行四川贫困学生茶话会

吴小毛

     今年的中秋夜,明月格外明亮,同学们的社交空间更是以夜幕中的明月配以相思语在刷屏着。王维虽为重阳作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但在以外地生源为主的上海船厂技工学校,这却也是个现实的写照。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在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能和亲人团聚,月下吃饼、共话喜乐忧愁之事,是多么幸福一件事。但随着自身的成长和求学外出及工作的需要,这都将化为童年幸福的回忆,他们将与新的朋友一起过中秋佳节。

     今年,学校有19位学生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他们家庭贫困,多为单亲或失去双亲的家庭。学校领导在了解到学生的情况后,决定在中秋节与他们一起举行一次中秋茶话会,给他们送去中秋的关怀和慰问。

在学校学生宣传组的策划下,四川凉山州学生中秋茶话会于9月8日下午1:30在教学楼313教室顺利开始,学校副校长席德华,党支部副书记、学生科长毛海杰、学校宣传组负责人及学生班主任参加了本次座谈。

     为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劳动改变未来的意识,本次茶话会前的会场布置均由学生在吴小毛老师的提示下,自主设计、自己动手布置的,包括桌子的移动与方便恢复原位的标识、分组的区域划分、食品茶水和奖品的准备等。

     一切准备就绪后,学生宣传组负责人、本次活动的游戏策划郭盈莹老师便以由毛海杰老师和姜晓钰班主任参加的“抱团”游戏热场,并顺利分组。接下来的座谈及游戏都是各组参与的积极性来进行打分,最终由积分最高组在丰富的奖品中挑选他们最喜欢的。

     座谈会中,席校长首先作了致辞。他分享了自己在学生家乡的见闻,包括和当地教育部门提出的关于学生教育发展的新思路,认为,对于一直接受当地政府和民间资助来生活、读书的同学们,走职业教育之路将会更有利于他们未来的成才与发展,他们也会因此以更好的姿态立足于社会,用自己的双手和对专业技能孜孜不倦的追求来改变自己贫穷落后的面貌。同时,席校长也对学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同学们在学校能安心、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勤练专业技能,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资源来充实自我,真实性地用知识和技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将来回到家乡,将自己的家乡建设的更美好。

     学校宣传组负责人吴小毛老师则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成才案例,图文并茂地向同学们介绍了学校学生毕业后在企业受到的重用、在收入上远超过大部分大学生的工资和在思想上不断创新实现自我创业的学生故事,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后要敢于挑战自己,切实提高自己的能力。吴老师结合自己班级今年7月份毕业的广东籍谢欣的工作案例说:“当我们遇到困难,或领导布置了一项任务后,我们不要去考虑条件是否具备,先去做吧,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不足,那时再去通过查阅资料、寻求他人的帮助等多种方式来克服障碍,直至完成任务,这时,你会发现自己所得到的不仅仅是认可,还有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一切收获。如果等我们所有的条件都准备好后,你再去做这件事时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和必要了。不要担心无法下手,你真的不能做到的事情,领导也不会和你们说!”

     老师的话很让学生感动,接着,各组同学便说出了自己过去难忘的经历,有失去亲人而潸然泪下的,也有小时候的娱乐而兴奋不已的,回到现在,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他们都信心满满。他们还带来了具有彝族民族特色的舞蹈和歌曲,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游戏活动,在比赛积分和奖品的激励下,他们每组学生一改起初腼腆的状态,个个自我推荐:表演节目、儿歌地方唱法、团体舞蹈、讲故事等,都跃跃欲试,整个教室其乐融融。

在生活礼包物品的构成中,组织方也经过了一定的思考,除个人独立使用的生活用品外,还提供了以宿舍为单位的生活洗浴用品和体育器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分享。

     整个活动持续到下午4:30,座谈会结束后,同学们便充分发挥了奖品的功用,和老师驰骋在操场上,快乐地打着比赛。

     学校于9月7日晚还向每位住宿生发放了月饼和水果礼包。

     为充分做好学校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积极发挥青年教师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校爱校、爱集体的感情。本次活动不仅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同时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他们虽然身在异乡,却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