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游走于形式的学期教师教学评价
——记我校学生对教师的学期教学评价
上船技校 章泓
每学年每学期上海船厂技工学校教务科总会不定期地随机抽取各班学生10-15名,对教师上课的行为、语言、授课方式、师生互动、穿着、学生对于重点的理解程度进行匿名书面形式点评打分,如此形式的教师教学点评可以说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笔者有机会随机抽阅学生的教学点评,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的班级并不因是班主任教授的课程而给班主任打高分,班主任的课程评分情况仅位于教评表的中游。
笔者针对这种现象也进行了思索,且根据笔者对学生的随访,发现这分数的高低并不意味着教师授课水平的高低区分,而是作为班主任对于自己班级的课程教授更多一层的是学生课堂学习认知态度的教育和管理,因为班主任非常了解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也深知自己讲授的课程在学生今后如顶岗面试、实践应用的程度,班主任授课的过程实际上除了在授业的基础上,还夹杂着育人的成分。
班主任对于本班课堂教学应该说是游刃有余的,当然,课堂教学更多的是针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接受的态度进行的,之间的一些话语可能是某些学生所不愿意听的,但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尤其是当这些学生走入社会进行社会实践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与自己以往的班主任交流——两个字“后悔”,后悔当初没有听老师的教育,对老师的话全当耳边风,这些学生在经受了社会这个大学堂的洗礼后有此感悟,实则也是难能可贵的。
因此对于学生的教学评价,不能简单地游走于形式,而要进一步进行深层次地分析和思考,为教师授课和教务评定指明了一定的具有参考价值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