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精神 薪火相传
——我校师生参加“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讲座
2014年5月23日,我校组织15位同学参加了上海市中职生璀璨星光校园文化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讲座”——“劳模精神伴我成长”职教专场系列讲座。
本次讲座由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包起帆主讲。包起帆在初二时因文化大革命而被迫辍学,只有初二学历的他在辍学后选择到了码头工作。十几年的码头工作经验,使他从一名码头工人成长成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这么多年来他长期在港口生产一线从事物流工程的研发工作。致力于港口装卸工具的发明创造20多年,开发了新型抓斗系列共140多种,广泛应用于港口、铁路、河道等行业。在成功之后,包起帆意识到自己关于理论方面的知识并不够,于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二工大。他还是党的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代表。并且4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此次讲座,包起帆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他的发展历程。他这么多年的努力与一直坚持下去的精神毅力使我们肃然起敬,每位同学都听得聚精会神。来自各个学校的同学们都踊跃的发言向包老师提出问题,包老师也一一作答。
包起帆老师说“平凡的岗位,同样也可以做出有用的创新,朴素的情感是发明创新之源。” 他告诉我们,在1981年这一年里,他亲眼目睹了3名工人兄弟死于木材装卸,3个人加起来的年龄还不到80岁。这个时候,包起帆深深地感受到,要靠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把工人兄弟的生命从虎口中夺回来,不让自己的兄弟因为木材装卸而年纪轻轻就丧失性命。为了能够研究出办法,包起帆每日每夜待在码头上做实验,不工作的时候就去图书馆等各种地方查阅资料。
包起帆说当初亲眼看到3个兄弟牺牲的时候心里特别难过,那时候他就在想要怎么样去设计一个抓斗工具,使得大家不再为装卸货物的时候而担心,在起吊工具下怎么安装能够让它一收一放的抓放货物呢?在那之后有一次,包起帆和同事们一起去北京开会,突然在会议室桌上注意到了一只普通再普通不过的圆珠笔,他将圆珠笔拆开,仔细的观察了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细节。因为包起帆所学的是机械专业,所以一眼就看出了端倪。在会议结束之后,他马上赶回上海,计划着去拜访圆珠笔制造厂。包起帆回忆说,第一次很着急的找到圆珠笔厂,想要马上看到圆珠笔设计图纸研究,但是没有带介绍信被保安拦了下来,说没有允许是不可以进厂观看的,所以只好另想办法。回去之后,包起帆立刻找到了领导。领导给了他一封介绍信,他再次到圆珠笔厂,请求工作人员能带他去看一下。但是这一次,工作人员还是拦住了包起帆,说到“没有厂长的允许还是不可以查看图纸。”所以第二次拜访,还是让包起帆失望而归。但是包起帆还是不甘心放弃,他决心一定要看到图纸,这样才能帮助兄弟们不再受苦,所以他再次寻求领导的帮助。领导告知了圆珠笔厂的厂长,这下包起帆终于可以看到图纸了。在仔细的研究实验之后,包起帆终于设计出了抓斗工具,并将这个工具运用在每次的起吊作业中。在他设计出工具之后,再也没有人因工而失去生命了。在那之后,包起帆还想出了很多关于发明创新的东西,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将它们变为现实!也使得自己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成功人士。
是什么使包起帆最后获得了成功?并且他发明的抓斗被广泛运用于码头装卸活动中?并且还被称作是“抓斗大王”?正是他坚持不懈、勇于创新、三顾茅庐的精神与心态,使他所想的成为现实,中职生现在不就是正需要这种精神和坚持到底的毅力吗!到现在为止,听讲座的詹筱同学一直很清晰的记得包起帆老师说的这样一句话:“可以没有学历,没有资历,没有经历,但是从今天开始,立下你们的目标,好好学习,只要努力了之后将来一定都会有出息的!”他还说:“岗位可以变,但是创新一定不能变!”因为创新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基石,有了创新就会有希望!
到了最后,包起帆老师给了我们四点建议:一是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因为只有学习了,才会对将来所要做的事铺垫下基础,才会了解更多原来所不知道的东西。二是关心国家大事。现在的我们要多多的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国家需要什么,慢慢的对国家做出贡献。三是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在有人困难时帮助他,对彼此都是一件有益的事,会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亲近、更加友好。四是培养自己的质疑精神。在对某些问题有疑问的时候,要大胆的提出来,要让别人知道你的想法。不断的提出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这样创新才会成功。
听完这次讲座,使许多同学重新振作。这样普普通通的外来工作者为了自己的理想,自主创业,发明创新,为了成功而付出的种种努力与辛苦,成就了现在的辉煌!现如今有着比他们原来更好的条件时,每一位中职生更应该把握住机会,向他们学习,发扬这样的品格。从现在开始,要重新出发,树立目标,为自己的将来而奋斗奋斗!最后,借用包起帆的一句话勉励自己:劳动创造幸福,知识改变人生,责任成就事业,创新铸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