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主题教育
西南工程:英语教学重在突破口语表达的障碍
2014/5/1
英语教学重在突破口语表达的障碍

——英语组组织教师听外教老师公开课

教务科

      英语口语教学研究是当下中职校英语教研活动中时常探讨的课题。文化的差异、语言环境的因素、师生用英语表达、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等制约了英语这种语言在中国的发展。英语教学如何在口语表达方面有突破,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探讨的重要话题。

      4月28日上午第二节课,校长倪晓伦、教务科长郑佩忠、副科长周惠萍和教研组长潘艳老师聆听了毕业于英格兰诺丁汉特伦特大学Joanna York老师一节英语口语表达训练课。从听课中,感受到中西方文化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差异。同时,我们也在反思:英语教学应该如何突破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的障碍。

      课堂上,Joanna York老师的课似一股新鲜的空气。Joanna York老师上课轻松活泼,幽默的形态,诙谐的语言时常带给学生爽朗的笑声。老师让学生进行讨论一些学生熟悉的话题。比如“学生应不应该穿校服”、“学生英语重要吗”、“居住在城市还是农村好”、“玩游戏机的危害”、“钱能带来幸福吗?”在教学中,教师不时鼓励学生回答并给予及时给予评价。Joanna York老师时而抬头,时而俯视,时而抿嘴而乐,时而哈哈大笑,像一个年轻的演员在演绎她生动精彩的镜头。感觉得出,她是幸福的。她的思想,她的感情已经融在了讨论的话题中,她的心已经跟学生贴得很近,很近。感觉得出,她是快乐的。13国商1班刘玉婷等同学用流利的英语与之交流,博得了全班灿烂的笑声,但是对于Joanna York老师提出许多深刻的话题,让学生表达的时候,学生时常卡壳,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老师在一旁做着各种生动的形态语言来鼓励学生尽力表达。

      听课老师听课的同时陷入了反思:老师们普遍觉得应多学习西方老师上课善于启发、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注重互动、声情并茂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虽然短时间内还不能适应我们的学生,但是,与之相处的时间长了,学生一定可以用简单的英语对话与老师进行沟通了。外籍老师积极参加我校的教研活动,将西方的文化带给我们,这无疑是给我校的英语教学带来了一丝丝新鲜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