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
2014年3月18日,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六楼大教室气氛热闹,来自广东省电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项目经理、人力资源部主管和已在职的学长程楠与15、17届机电专业学生集聚一堂,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企对话。
整个活动由15033班钱凯同学主持,电信工程公司人力资源部张经理主讲,围绕“企业需要的人才”主题,给即将寻找工作和刚踏入校园的学生开展了一场职业发展规划的专题教育,两个小时的对话内容分为企业文化介绍和校企互动两大环节。
在第一个环节中,人力资源部张经理给学生们介绍了他们公司的整体结构,销售市场,合作伙伴以及员工的职业发展阶梯图,这让学生们对企业有了初步概念,并且也让他们明白成功绝不是一步登天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未来企业应该会从低附加值的企业向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的企业去发展,但这样发展最主要的就是需要技能型的人才,而不都是高学历的研究人才,技能型人才是支撑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所需人才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领导黄经理给了老师和学生一些建议:在入学的时候就应该给学生进行一定的就业指导和辅导,让他们端正心态;其次,让学生看到未来发展的希望而不仅仅是为了找到一份工作,企业会通过培训、多岗位轮换以及职业发展通道等等方式,让员工成长,让他们的收入能达到部门经理的收入标准;提高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毕业后到了企业也能不断地掌握新的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学生听后,都受益匪浅。
第二个互动环节把全场的气氛推到高潮,尤其对程楠学长的提问,很多学生都争先恐后。从整场提问来看,高年级更看重企业对员工职业发展培养方面。15届的一位学生就问学长:刚踏入企业你什么技能都不会,企业是以何种方式培训你的?学长回答:企业一般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并且还会对新员工进行职业培训。程楠学长还指出企业与学校学习方式不同,在学校通常都是以老师主动教授学生知识,而在企业是要求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相对而言,低年级的学生更关心目前所学的科目会对今后就业有何用处以及企业与学校的文化区别,程楠学长强调学校所学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各种职业素养和能力,如团队合作等。但不管怎样,两个年级的学生都非常关注待遇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张经理则指导学生可以采取角色互换方式平衡自己的心态,在向企业提出报酬问题之前,先问问自己能为这企业带来多大效益。这点让学生们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本次主题班会,由企业直接宣讲,使三年级学生得到了有关工作的第一手信息,也从中了解到企业文化、职业规划等;使一年级学生与企业社会间的距离更拉近了一步,让他们明白从现在开始要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各项基础,不仅仅是学业,还有各项必备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为以后的学习生涯明确了方向。通过这场校企对话,也让学生明白了社会上成功的人很多,每个人的成功又各不相同,但每一个成功都夹杂着泪水和汗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希望学生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创造属于自己的梦想,奔向不远处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