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主题教育
石化工业:《如何开展主题班会》专题讲座
2014/4/10
石化工业学校《如何开展主题班会》专题讲座

     4月3日中午德育室开设《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开展》主题讲座,由德育室戴惠琴老师主讲:第二讲《主题班会的开展》。各教学科担任班主任工作限未到五年的班主任老师参加会议。

    首先,戴老师谈到一个教师设计和实施主题班会,与其知识储备、知识面、文化修养有很大的关系。具体表现四个方面:大量素材的搜集与积累能力;对具体主题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决定了班主任能否在实施过程中把握主题,引领学生体验主题,最终提升主题;对主题班会提升的技巧是主题班会的点睛之笔;班主任组织主题班会的核心能力是创造能力。

   其次,从主题班会设计和实施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主题酝酿、组织实施、总结提升。

    1、主题酝酿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班会的目标、任务来选择实际的主题阶段。

    2、组织实施以班级为单位,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实施班会计划的阶段,包括合理安排时间(45分钟)、考虑角色的分工、使用多媒体手段的媒体介质和硬件实施、协调各方力量(家长和其它学生代表)。

    3、总结提升:必不可少的环节,容易出现误区就是老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回到幕后,结束时,老师站在台上仪式性宣布“班会很成功”,完全就没有提升。所以,提升环节不仅是决定主题班会实践效果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检验教师是否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参考指标。必须运用突显主题、深化体验、定向引领的三个策略。

   同时,主题班会设计和实施应遵循的三个原则为计划性、针对性、整合性,体现在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在主题的选择与确定过程中、通过班会实施过程的动态掌控、重要环节的适时介入。

    最后,主题班会必须关注的三个核心问题。第一,边界和通识性的问题。它不同于常规班会不能把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工作都分解成众多的主题,从教育实效性上看也有悖教育规律。第二,表演成分和真实性的问题。表演更多,对学生感觉也造成伤害,本来是一个严肃、感人主题,一遍一遍表演,产生另外一种情感体验,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第三,承载力和系列化问题。班主任经常犯的一个错就是安排的内容过多想要表达的东西没有展开。而变得蜻蜓点水,解决办法,采取主题系列化的方式,可以分解为两次、三次班会完成。保证计划性、实效性。

    总之,主题班会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教育形式,是学校德育的一种有效途径。班主任应从课程的高度和德育功能的视角,去体认主题班会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班主任不仅要具备成功地开展班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要认真地作主题班会的研究。不断提升主题班会的设计理念,创新主题班会的实施途径和具体模式,在不断反思与创新的行动研究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实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