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 为中职生插上成功的翅膀
——我校参加上海市学生资助校际互查交流会侧记
城市科技学校
“从贫寒的家庭走出,背负着学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求学的艰辛,铭心刻骨。然而,国家的资助政策让我不仅圆了我的学习梦,还让我找到了生活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
这是我校身为农民工同住子女的数控部61042班刘元森同学在今年三月份校“帮困助学,助我成才”征文活动中所写的话,也代表了我校享受到国家帮困助学政策恩惠的大多数同学的心声。同在一片蓝天下,每个孩子都应有幸福和快乐,都应有求学的权利,贫困不应成为剥夺他们受教育和发展的理由,帮困助学,一样为他们插上了飞向成功的翅膀。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深秋的申城,层林尽染,秋衣正浓。就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2011年上海市学生资助校际互查交流会于11月22日上午9:00在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F楼909室隆重举行,我校学生科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沈双英科长和招生办负责资助数据表日常维护的张宇澜老师参加了当天的交流会。
好事办好 实事办实
2007年5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正式颁布,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首次被纳入了国家资助体系,这一政策为千千万万的中职学生特别是家境贫寒的学生带来了希望,为家境窘迫的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可以说是政府惠及千千万万家庭和学生的利民工程和民生工程。为了确保该项惠民措施真正落实到位,真正深入人心,四年来,我校按照国家关于资助的文件、相关会议精神和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争把好事办好,实事办事,以把党的阳光和政府的关爱洒向千家万户。首先,我校成立了以张巨浪校长为组长的学生资助工作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其次,我校十分重视学生资助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招生宣传手册、家长会和班会课对每一位初三毕业生、我校在校学生及他们的家长宣传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切实做到政策宣传没有遗漏死角。再者,我校还成立了涵盖招生办、财务室和各个专业部主任及每个班主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组,具体负责受助学生的材料收集、信息核对、资金发放等工作。各个部门统一协调,明确分工,认真核对,规范操作,圆满完成了每一期的学生资助任务。我校还特别注重恰逢时机地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以加强对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成才教育、诚信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也形成了我校帮困助学工作鲜明的特色。
校际交流 共谋发展
为了让各个学校相互能展示和交流几年来在学生资助工作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形成共同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组织了2011年上海市学生资助校际互查交流会。11月22日上午9:00,来自上海市各中职校资助小组的领导和包括我校在内的交大卫校、群益职校和食品科技学校等11所学校的分管校长、分管主任、资助人员在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F楼909室齐聚一堂,共同来参加这次上海市学生资助工作的盛会。交流会分两个部分,第一阶段是10所学校依次汇报本校的资助工作,第二阶段是进行交流座谈。陈金国校长主持了当天的交流会,各个学校也利用精美的PPT把本校在学生资助工作方面的成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群益职校从“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切实贯彻好资助工作”、 “深入基层、广泛宣传,使资助金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和“严格学校资助工作操作流程,严肃纪律,确保资助金发放工作全面展开” 等方面首先拉开了交流会的序幕。交大卫校则从“以二级管理为主线,建立管理体制与工作流程”、 “以五个确保为重点,推进学生资助工作落到实处”和“以服务学生为宗旨,探索做好资助工作途径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学校在资助工作上的独到做法。食品科技学校则从 “学生资助工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方面入手,深刻剖析了他们学校在资助工作独创的一些成功经验和技巧。我校学生科的沈双英科长则从“组织保障”、“政策宣传”和“规范操作”三个不同的方面介绍了我校在学生资助工作方面的特色创新工作,特别是通过PPT看到我校众多受助学生在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校园活动中得以成功、成才的案例时,激起了现场的强烈共鸣。
最后的交流座谈环节,事务中心的宋琦老师做了总结,她向一线的负责资助工作的老师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谢意,并就今年的资助工作与各校领导进行了细致的交流。各校的与会老师也结合自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与现场的专家和兄弟学校的同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大家纷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也让交流会取得了预期的成功和效果。
我们也相信,经过了这次的上海市学生资助校际互查交流会以后,各校的学生资助工作一定会更科学,更严谨,更人性化,一定能为学生铺就出一条通向成功的康庄大道。众多职业学校的莘莘学子们也定能在国家资助政策的护翼下,展开理想的翅膀,飞向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