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主题教育
城市科技:和谐语言文明校园
2011/9/27
和谐语言文明校园

——城市科技学校举办第14届推普周讲座

 

    2011年9月22日中午,我校专职推普员卢咏梅老师为全校学生作了一场主题为《和谐语言,文明校园》的精彩推普讲座。以下分享的是卢老师讲座的主要内容。

我表达了自己,我获得了生命

    舒婷曾在《馈赠》一诗中写到“我表达了自己,我获得了生命。”

    一个人想要表达自己,与人沟通,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语言。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域之间的方言差异很大,即使在同一方言区中,也存在着许多令人费解的方言分支。而科技的发展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连地球都变成了“村”,人与人之间有了更加广泛的交往,因此,说方言的人在交际中势必会遇到障碍,进而接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所以我们必须掌握好一种能让我们更加密切交流的语言——普通话,避免在交流沟通时是出现障碍。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就是对普通话的定义,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三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所以,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又称国语、华语,指通行于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华人的共通语文,为现代汉语共通的交际口语与书面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台湾地区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共和国四种官方语言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自1998年第一届推普周开始,至今年为第14届推普周。今年9月11日至17日是全国第14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即推普周,今年推普周活动主题为“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从小的方面而言,说好普通话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大而言之,推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当前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消除方言的隔阂,减少不同方言区人们交际的困难,有利于社会的的融合,人与人的交往,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普通话并不难学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普通话呢?下面给大家几点建议:

    首先,克服心理障碍。

    普通话并不难学,难的是对心理状态的调整和改善。许多同学在学习普通话时害怕自己因生硬别扭的发音出丑,或是畏惧长时间训练的困难,这些心理障碍常常使学习进步缓慢。所以我们需要放下心理包袱,大胆地开口讲。任何学习都有一个从拙笨到熟练的过程,学习普通话也不例外,要尽早达到熟练程度,只有下苦功夫克服困难,战胜畏惧心理,才能成为学习中的胜利者。

    其次,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任何语言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学习和应用。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创设良好的校园普通话环境,做到在校园自觉使用普通话作为交流语言。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学好普通话的迫切要求,那么自然就容易对普通话产生特别的兴趣和高度的自觉性,自觉寻找各种可以接触普通话的机会,促使自己自觉地运用普通话进行阅读和思维,促进普通话口语表达。

    最后,注重学习方法。

    学习普通话的目的是能听,能说标准的普通话,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多年对方言的听说习惯,建立一种全新的听说能力,这并非一朝一夕的易事。我们应该地采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找出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发音训练,使我们的学习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可以有意识地多听广播、电影、电视里标准的普通话,;还可以针对易读错的字词可以进行强化练习;也可以多与普通话比较标准的同学用普通话交流、沟通……这些都是提高普通话语音水平的良好途径。

    最后,希望大家从自身做起,认真说、认真练普通话,更希望同学们能够让标准的普通话成为我们校园一道文明、和谐、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