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校举行“金爱心老师”评选活动
城市科技学校
师爱如一泓清泉,
源源不断,
总是在默默地,
滋润温暖年轻的心;
师爱如一盏明灯,
激情闪烁,
总是在久久地,
拓展灿烂出一条心路。
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无论他是优秀的或是落后的。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对于职业学校这样各种各样的后进生相对集中的场所,我们每一位师者更应该放下偏见,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们的心弦。正所谓“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爱去温暖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用理去说服他们,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从而走上成功成才的人生之路。基于此,我校也涌现出了大批感人肺腑的“金爱心”故事。临近期末,我校特地举行了“金爱心老师”评选活动,来自建工部的张丽娟等老师荣获了这一光荣的称号。
搭建师生“牵手”平台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特别是要关心那些后进生。为此,我校特地成立了后进生帮扶领导小组,组员由主管德育的陈炜副校长、学生科沈双英科长、汪乾坤副科长以及各个专业部的德育主任组成,并成立了“心连心•手牵手” 的师生“牵手”平台,充分发动全校的教师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踊跃加入到帮扶活动中来。这种形式在我校已有多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成为我校德育建设的一个强有力的抓手和特色。
后进生的教育、帮扶问题一直是各个学校工作的难点之一,但是又无法回避。有的孩子家庭条件好,但是学习、生活依赖性太强,有厌学情绪,;而有的孩子单亲家庭,自暴自弃或扭曲的心理也不愿学习等等。我校正是审时度势,迎难而上,通过创建“心连心•手牵手”帮扶活动,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摸清情况,区别对待,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多一点肯定,多一点帮助,逐步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他们倍感亲切、温暖,让他们安心并乐意学习,努力追上其他学生,进步明显的还在期末给与“最显著进步奖”的荣誉和奖励,从而也为学校的校风学风的转变带来了良性的影响。
注重“牵手”过程的关爱
帮助后进生是一件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也是一门需要不断挖掘探究的艺术。我们学校的很多“牵手”教师十分重视牵手过程的关爱,纷纷走下讲台、走到他们身边,弯下腰来,亲切地关心、帮助他们,给他们力量与自信,让这些掉队的学生尽快追上队伍,在集体中一同健康快乐的成长,也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特有的 “关爱”之路:
1. 与学生和家长共同制定自己“牵手”学生的成长档案,制定出前进中每一步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并由老师监督实施。
2. 根据“牵手”学生的特点,我精心制定一套相应的帮教内容,每次辅导有详细的辅导记录,总结优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与变化。
4.为“牵手”学生建立学习档案,与学科各位任课老师取得联系,使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对他们的辅导和关注。
5.利用部门活动时间给老师提供交流反馈的机会,不断调整帮扶计划。
6.制定和明确对“牵手”学生的考评奖励措施。
正是,这样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才让大量受到帮扶关爱的学生取得了让人刮目相看的进步,很多同学也荣获了各个专业部期末颁发的“最显著进步奖”,甚至从后进变为了先进。
春风化雨春满园
有耕耘的艰辛,必有收获的甜蜜。建工部的张丽娟老师“牵手”的是一名女同学,她在刚进校时,对同学比较凶,对老师不尊敬,曾受到学校的严重违纪处分。张老师是她任课老师,张老师也经常找她谈心,与她交流生活、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引导她走上积极向上的道路。经过一段时间帮教,她不仅工作较负责,而且能穿好校服,佩戴胸卡,早上不迟到,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期末张老师教她的这门课她考了98分,总评95分。期末还获得了专业部的“最显著进步奖”呢!
又到了一学期的期末,也到了丰收的季节,我校的张丽娟老师和其他无私奉献于后进生帮扶工作的老师一起荣获了“金爱心老师”这一光荣的称号,让绵绵师爱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般,让城市科技的校园充满了浓浓的春意。
总之,后进生的心灵花园不是一片肥沃的田野,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要获得丰收,需要温暖的阳光、湿润的雨露。让我们人人都成为“金爱心”老师,共同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为先进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