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主题教育
城市科技:我校举行外省市住校生迎双节座谈会
2012/9/27
月饼包裹家的温馨

——我校举行外省市住校生迎双节座谈会

城市科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佳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也是举家团聚的大好日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明月,那是人的一生中多大的甜蜜和幸福呀?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孩子渐渐长大,远离家乡从外地来到了城市科技学校,成为了一名住校生。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背井离乡,游子的情怀总是渴望家的温暖。特别是今年的中秋节又恰逢我国的第63个国庆节,也更增添了节日的喜气。幸运的是母校、恩师还记着这些远离家乡的学子,在中秋节和国庆节双节来临之际,我校学生科特地于9月21日在1号楼306室隆重举行外省市住校生迎双节座谈会,并为他们准备了鲜美可口的月饼和水果,为他们送去了家的温馨和醉人心脾的母爱。

幽幽月饼香

     吃月饼,赏明月是我国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在中秋节即将到来的日子里,我校学生科特地在1号楼三楼会议室为我校来自新疆、四川等外省市的住校生举行迎中秋、国庆双节座谈会,他们大多是独自来沪,大多半年才能回一趟老家,和父母团聚一次。座谈会由学生科科长沈双英老师主持,学生科的宿务干事金爱妹老师也一起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上,学校特地为同学们准备了新鲜的水果和好吃的月饼,大家围坐成一圈,充满了大家庭暖意融融的氛围。沈老师说:“中秋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节日,欢聚一堂,吃上象征团团圆圆的月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特别是今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连在一起,双喜临门,全国上下也沉浸在喜迎十八大的祥和氛围中,所以为了传承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大家感受到我们城市科技学校这个大家庭的和谐和温暖,我们和来自外省市的住校生一起欢聚,共庆中秋国庆佳节,共叙师生情谊。学校历来都高度重视住宿生的生活,一只小小的月饼,代表不了什么,只是代表学校和老师对住校生的一片关爱和期望之情。”捧着幽香的月饼,感受着家的温馨、恩师的爱意,一阵阵幸福的暖流在住校生的内心里激荡,升腾。

浓浓慈母意

     外省市住宿生长期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一年只有寒暑假能回家两次,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相对于本地生自然更加辛苦。但是在漫长的住校生涯里,学校的老师给了他们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忘却了客居他乡的寂寥和困苦。依然清晰地记得住校期间的每一天每一刻,学校的老师为了住宿生在辛苦地付出,清晰地记得住宿生们生病或者犯错时他们焦虑的眼神。学生科的沈双英科长、金爱妹老师等每周轮流到宿舍值班到深夜12点,等每个住宿生都安静地进入梦乡他们才悄悄离开。特别是负责学生科的宿舍管理金爱妹老师,事无巨细的关心着住宿生在校生活的点点滴滴,慈祥的笑容始终让人感受到一种母爱的温暖,所以每一个住校生都亲密得尊称她叫“干妈”。还有部里的部主任和班主任双休日或节假日总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宿舍看望他们,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座谈会上,不久前刚从新疆来沪的15名新疆籍学生更是动情地说:上海是他们的第二个故乡,人生地不熟加上水土不服一度让他们不知所措,困苦不堪,但是学校学生科、专业部老师还有班主任徐卫彪老师不是母爱胜似母爱的关怀让他们忘却了思乡的伤痛,早早适应了新母校的生活。他们也决心要刻苦学习,争取早日成才,以不辜负学校和老师的期望。是呀,师爱如母爱,可以让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可以让低落的心重燃希望,可以让人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拳拳感恩心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正是学校从上到下所有老师对我们外省市住宿生相对于学校其他的学生更多的关爱和照顾,也才让我们和老师们建立了最深厚的师生感情,也才让我们无论在学习上或其他方面都取得了突出而优异的成绩。在学校和老师的精心呵护下,我们勤奋学习,我们茁壮成长,正成为栋梁之才,这是我们最大的骄傲,也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座谈会上所有的外省市住宿生都这样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表达了自己感恩的心。是呀!教师节之际,为自己亲爱的老师献上一支献花,送上一张发自内心的感激的感恩贺卡,这是感恩;每天在进步,每门成绩都取得优秀,在各级各类的活动上勇夺第一为校争光,这是感恩;早日学成走上工作岗位,在社会上干出一番事业,闯出一片天地,这更是感恩。我校的住宿生们正是带着这份感恩的心,带着这份浓浓的师生情意一路前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踏上了成功的彼岸。

最后,座谈会在热烈融洽的气氛中圆满结束。通过此次座谈会,在座的住宿生们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增强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我们也相信他们在母校的关怀之下,也一定会始终保持理想,做仰望星空的人;始终保持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做敢于担当的人;始终保持求知的欲望,做终身学习的人。总有一天,母校会为他们而骄傲,恩师会为他们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