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多元化成才之路 撑起属于中职生的就业蓝天
——我校参加教育报刊总社“成才就业”会议
城市科技学校
迈入秋天,总让人感觉想去收获,收获那春天的播种,收获那心中的希冀,收获那份曾经的耕耘。10月22日下午,上海市教育报刊总社礼堂内师生满堂,气氛热烈,上海市“成才就业——铺就多元化成才之路”会议在这里隆重举行,上海市各中职学校代表和各会员单位以及读者俱乐部的全体成员,齐聚一堂,共同感受和见证着上海市中职学生多元化成才之路的铺就,充分显现了上海市教委职成教处领导对全体中职学生成才之路的高度重视。
◆搭建沟通平台 铺就成才之路◆
会议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领导,上海成才就业杂志领导以及各中职校招生就业负责人出席,部分读者俱乐部的成员参加。为了更好地了解中职学校学生读者的需求,提升杂志的品质,进一步提高中职生读者对杂志的满意度,发挥好媒体的特有宣传作用,共同搭建了这样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努力铺就中职学生的成才就业之路;几年来,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毕业生实习就业指导工作成绩出色,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毕业生自主创业等方面工作开展有序,2009年被评为“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先进集体”;学校招生就业办充分利用“成才与就业“杂志这块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的主阵地,充分开展学生的就业指导,采用了灵活多样、形式不拘的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学生面向社会的职业意识,使全校学生的实习就业指导工作稳步有序提高。本次会上,我校光荣地成为了上海中职学生读者俱乐部会员单位,并颁发了证书和会员牌。此举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为毕业生更好地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提供了舞台,铺就了成才之路。
◆深化职业指导 提升就业服务◆
黄炎培先生曾指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是实现职业教育终极目标的重要保障,几年来,在市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下,我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学校一直提倡“两个人人”的理念,一个是“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一个是“人人都是职业指导师”。职业指导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顺利就业,更应该着眼于学生长远的职业生涯发展。在工作中学校将职业指导贯穿整个职业教育的过程,一年级侧重择业指导: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在全校全面开花,职业指导课程进教室,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了“所学专业今后就业情况以及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二年级侧重就业指导:就业指导课程全面落实,学校每周安排二节就业指导课,以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为目标,以求职知识和技巧为手段,以调整就业心态为主线,尽快地适应社会,转变角色,找到自己的职业位置。三年级侧重创业培养:学校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搭建平台帮助学生成为光荣的自主创业者;学校招生就业办做好对创业学生进行跟踪、政策的说明和扶持的工作,逐步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学习创业知识、形成创业能力,为职业长远发展服务。目前学校自主创业的成功学生已经达到了20多位,为全校学生树立了自主创业的榜样。
就业服务是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评价职业学校办学能级的重要指标。几年来,我们聚焦就业质量,进行了大胆实践。学校建立了毕业生跟踪制,及时排摸毕业生去向,跟踪学生的上岗情况,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基础,五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深化职业指导,提升就业服务”的工作目标鼓舞下,学校为学生铺就了多元化的成才之路。
为社会、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我们前进的目标;会议的召开、俱乐部会员单位证书的颁发,无不体现着各级各类领导对中职学生就业之路的盈盈关注。在就业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中职学生以专业技能服务社会,撑起了属于中职学生的一片多元化的就业蓝天。
为了学生的明天,我们共同努力
数控部
10/27下午,数控部召集相关人员协调本学期普通车工考工事宜,会议就集训时间、工位协调、实训安全及效率、考务申报、师资安排等方面展开讨论,参会老师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最终较好地达成了一致意见。
本学期,数控、模具09级四个班级将迎来普通车工初级的首考,相比较于被取代的数控初级,车工工种在实训环境、技术要求及合格率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多年不变的考工标准说明它是一个具有相当含金量的专业工种(数控考工标准5年2变),也是继续学好数控车工、数控铣工不可或缺的基础。数控专业在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个道理愈来愈明显,所以数控专业积极调整课程设置,把车工课程由认识性学习转为考工鉴定课程,作为数控、模具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要求必须掌握,同时努力进行相关师资准备工作。这项工作是专业部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之一,面对的困难和压力较大,然而我们相信,付出就有回报,为了学生,我们共同努力,迎难而上。
发挥优势,提升品质,助推发展
建筑实训中心规范运行彰显社会服务能力
建筑实训中心
建筑实训中心严格遵照《上海市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运行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并以《上海市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运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为指导,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社会服务功能日益凸现,从而有效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建筑企业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
一、松江建筑业培训需求
松江区统计局关于《2009年松江区建筑业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中指出,2009年以来,建筑业持续进入了上升通道,生产情况向好,施工生产稳步推进。特别是,建筑业人才结构在进一步优化的同时,从业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加。根据松江区统计局统计资料,建筑业09年末从业人员达41761人,比上年增长8.8%;现场施工人员为31170人,其中持证上岗人员为22405人,占71.8%,非持证上岗人员占28.2%。因此,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和上岗证书培训是企业产业升级、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基本要求,是促进松江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
二、深化建筑实训中心内涵建设
面对迫切的社会培训需求,建筑实训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内涵建设,不断增强社会培训服务能力,积极打造建筑实训中心品牌特色。
本学期,建筑实训中心通过人员结构调整,对专业培训教师进行了充实,并组织专业骨干培训教师参加《建设行业职业培训机构师资专题进修》班培训,提高了培训教师的职业教育理论和专业培训素质。
建筑实训中心还积极探索符合社会培训要求和培训人员特点的培训内容和方法,不断了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自编或选择一些适应一线操作人员培训用的学习资料进行辅导,使培训人员更加系统地掌握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
对于每一次的社会培训,建筑实训中心都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使培训工作始终处于良性和高效的状态下进行。建筑实训中心的工作受到了劳动部门和行业协会的高度认可。
三、2010年上半年度培训业绩
从2010年2月至8月,与松建培训中心互相配合,完成包括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在职人员等社会培训人员的人数累计1948人,累计总课时37216课时,岗位工种技能鉴定人数763人。培训工种包括钢筋工、混凝土工、架子工、砌筑工、抹灰工、精细木工、CAD初中级,岗位培训包括施工员、质量员、测量安、安全员、资料员。
2010-10-29
201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