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主题教育
城市科技:从“任务”出发,我们可以放大思维
2010/11/17
从“任务”出发,我们可以放大思维

------记信息部“有效的任务设计”专题研讨活动

城市科技

   “任务引领”,作为我们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积极推进的教学模式,已在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中普遍推行。“任务”已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高频词、关键词,如何把握好任务的设计,让课堂更有效,是信息部本学期课堂教学探索的一个新课题。11月10日下午3:00,信息部在毛怀勇老师区级研讨课的基础上,及时引出话题,进行“有效的任务设计”专题研讨。

信息部承担了全校信息技术基础文化基础课及时信息类专业教学。时代的发展、信息的变化,需要信息类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所以教学任务的设计是信息类课程的首要任务。任务内容(或背景)的过时性、任务要求(或操作)的条件性、任务结果的无趣性都直接影响课堂的有效。

为了达到研讨的要求,专业部主任金卫萍老师引领老师们一起回顾新课标的理念,强调“课程内容要能力化,能力要求要任务化”的课程设计思想,指出新课标对任务设计的具体建议,提出“有效任务设计”的二个视角:从职业教育特质来看:任务要实用性、生活性,从学生的发展观来看:任务要兴趣性、德育性。

      陈凡老师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把关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多年来对这门文化基础课任务设计的经验,她建议大家多寻找身边的案例和素材,作为实用技术运用到信息技术课程中去,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姜萍老师以自己六年教学成长收获谈任务设计的行动转变过程,她建议任务设计要注重背景,立意要高,要能感染学生,任务不要过分复杂,要符合学生的能力;周英老师觉得老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的积累,建议同课头老师多集体备课,多分享优质的教学案例。

      有效的任务设计需要教师有心的提炼积累,最后,金老师要求专业老师在任务设计时做到“三”联系:1、任务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2、任务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联系;3、任务内容与学生的所学专业相联系。 同时做到“四”注重:1、注重任务的知识和技能的结合;2、注重任务的递进和层次的推进;3、注重任务的拓展和能力的培养;4、注重任务的情感和教育的渗透。并提示获取有效任务的“五”途径: 1、了解行业,将任务工作化;2、观察生活,将任务故事化;3、结合校园,将任务德育化;4、同伴互助,好任务同分享;5、教参网络,好任务勤收集。

      对任务的探索是对成长的思考;对任务的积累是对成长的积累;对任务的有效设计是有效课堂的有力保证。从“任务”出发,放大思维,也许我们的课堂会更精彩,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