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梦想追逐星光 举首间天亮东方
——记我校选手参加星光计划应用文和硬笔书法比赛
城市科技学校
3月17日清晨,夜似乎尚未从梦中醒来,天空淅淅沥沥飘着雨星。参加第五届“星光计划”技能大赛通用类应用文和硬笔书法比赛项目的选手们,有的周六已经返校住宿,有的骑自行车,有的由家长专车送来,早早地集合在校门口。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历经初赛的角逐,备赛阶段的修炼,冲刺阶段的磨练,今天终于迎来了走上赛场接受检验,一展身手的时刻。
【备战篇】
仰望星空 & 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是一种精神和心境,脚踏实地是一种姿态和行动。星光在前,激起追逐的梦想;其路漫漫,脚踏实地才能走出大道。参加“星光计划”既要有仰望星空的情怀,更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
初赛阶段,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综合部主办了初赛选拔,从众多参赛选手中确定了决赛预报名单。寒假过后,“星光计划”竞赛组委会公布了决赛抽签结果,应用文有10位学生有幸代表学校参加决赛。“星光计划”两年一届,对2011届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参加初赛的主力军——云帆文学社的一些社员,还为未能被抽中,参与决赛遗憾不已。抽中的学生倍感责任重大,寒假期间的轻松一扫而光,很快投入到赛前的培训与冲刺中。
综合部的学生学习任务相对较重,他们在不影响课内学习的前提下,尽可能有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高复班的二位参赛选手,还要准备三月份的自主招生考试。两位选手在朱引芳老师的指导下合理地进行时间管理,朱老师专门给他们在办公室准备了两张课桌,有时间就去练习,随时点评指导。赵乃永老师首次参与本赛事指导,克服资料和经验不足的劣势,虚心请教,用心搜集资料,研究历年真题,坚持在午会课和晚自修对选手进行冲刺的指导。综合部张群主任、李永生副主任在训练场地、物质保障等方面给予很多支持和鼓励。
【参战篇】
练兵千日 & 用兵一时
“星光计划“通用类是报考最集中的大类,而应用文又是其中参赛学校最多,报考人数最多的项目,63所中职学校参赛,参赛考生多达625人。星光在前,可我校参赛选手面临的竞争之激烈,淘汰之残酷可想而知。作为竞赛的应用文,已不再只是格式的问题,更多的是知识水平、思维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比拼。
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按指导教师赵乃永的说法:“如果一般作文是自由的舞蹈,可以自由发挥;那么,应用文则是带着脚镣的舞蹈,只能在一定的程式要求下运思行文。”如果说“写作文”让学生有畏难情绪,那么应用文就更让中职学生敬而远之。应用文是日常书面交流的实用文书,也是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星光计划”设置“应用文写作”项目,旨在进一步强化文以载道、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教学要求,更全面地贯彻落实“让学生成为能够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理念。
没有春游时路途中的喧闹,车上,参赛的选手们有的还在翻看着备考资料,似乎还在临阵磨枪;有的靠在椅背上,看似闭目养神,偶尔一两次眉蹙眉舒泄露了他们的秘密——把写作格式再过过电影;有的耳朵上插着耳塞,时而一两声音乐传出,看得出她是在放松情绪。一个小时车程后,参赛通勤车来到了目的地——上海群星职业学校。熙攘的车辆、攒动的人头涌动在略显狭小的大门口和校园里,星光大赛让这个可能平日里安静的校园变得门庭若市。
集合进场的铃声响起,在带队老师的叮咛下,我们的选手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考场。两个小时的考试说长亦长,觉短亦短。走出考场的时候,选手们还没来得及长舒一口气,已开始三三两两簇在一起热议试题得失。时而因疑惑而疑云满腹,时而因庆幸而眉开眼笑。议论声中,大家登车启程。
【篇尾语】
追逐星光 & 天亮东方
比赛结束了,答卷交上了,希望的种子已经撒播,收获还在期待中!
不管等待他们的是硕果累累的收获,还是差强人意的所得,抑或是颗粒无收叹息。其实,在夜色里追逐星光的征途中,脚下路已越来越亮,举首间,晨曦已微露东方。
正所谓: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