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测试及引导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轻校 学生处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2012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心理室在信息技术教学部的支持下,采用网上机测试的形式,利用连续几周周五中午时间,连续工作,近期完成了12级学生的心理统测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心理健康档案。
12级学生测试的量表主要有“卡特尔16种个性测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测验”、“中学生学校适应能力测验”。测试结果显示,中职生在个性品质发展阶段存在相当的心理健康隐患,在校适应过程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例如,“卡特尔16种个性测验”的统计结果显示,聪慧性、有恒性、独立性、自律性等因子的得分普遍较低,说明本届学生在意志品质和独立人格方面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中学生学校适应能力测验”显示,多数学生在学习心理、人际适应等学校适应方面存在认知、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困难。“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测验”显示,大约15%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正因为这些人格上的缺陷,使得中职生的行为问题比较突出,他们表现出较大的冲动性、随意性、盲从性、附和性、懒散性等。这也是传统的以管为主的教育模式难以取得显明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帮助每个学生健康地成长,测试完成后,心理室后续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对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三个测试量表进行分析和整理,形成各班的心理档案,并把该班每个学生的测试报告发给班主任,让班主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学生。为此,我们对12级班主任进行了培训,让班主任了解和熟悉每个量表,尤其要了解“卡特尔16种个性测验”,从而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当然,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学生的隐私,心理测试结果原则上是不对班主任开放的,因此,我们要求班主任保护学生隐私,不对任何人透露测试结果,包括学生本人。
第二,初步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的流程。第一步,通过班主任上报、同伴辅导员上报和学生心理测试等,了解各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和需要帮助的特殊学生名单。然后对部分特殊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或转介到社会专业机构。第二步,组织班主任开展共性问题的研讨,举办讲座、撰写班级管理和学生辅导转化的案例等。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心理协会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剧、组织同伴辅导员开展主题班会等,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养成科学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更好地投入到多姿多彩的中专生活之中。
多年以来,学校一直坚持开展学生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有关部门制定教育管理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