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心中向往的自我
——记我校邀请《成才与就业》杂志资深老师开展就业指导讲座
上船技校 郭盈莹
学校二年级外出实习将至,为了让学生能够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到就业实习工作中,6月20日下午,我校特邀请了《成才与就业》总编助理任淑秋老师为我校09、10级学生进行成才与就业指导讲座。任淑秋老师的到来在全场起到了轰动性的效应,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欢迎及期待的掌声中拉开序幕。此次讲座的主题是“活出心中向往的自我”。
任老师在讲座中首先分析了就业时应聘者和招聘者双方的心理并指出,应聘者面对职场冷漠、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使应聘者对就业失去信心,对以后的工作埋下阴影,并进一步导致招聘者频繁换工,影响工作效率,并伴有诸多不安全因素,使得双方都失去好的人才与好的公司。同学们都深深意识到了其中的利与弊,在日后工作中可以避免类似的错误思想。
讲座上,任老师还着重分析了就业必备的几项软实力——敬畏之心、明确目标、敬业精神、诚实守信、团队精神和自控能力。
如今单位招人标准,不仅包括学历、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专业技能等智力因素等硬性指标要求,还包含了职业道德、职业心理、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创新意识等非智力因素的要求,并把后者即所谓的软实力,看作是更加重要的方面来加以考查。
一般而言,就业竞争力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基本内核的关键能力的组合,是毕业生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硬实力是参与就业竞争的基础,软实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和显著标志,是就业竞争的外在表现力。学问相同的人在求职择业时的表现不同,往往是他们的竞争力的差异所致。
中职学生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建设硬实力的同时,必须努力发展就业竞争的软实力。事实上,就业竞争软实力体现出来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更强烈,对中职学生的顺利求职、成功就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最后,任老师还希望各位学生无论做何事都要有充足的自信心。她教诲到,中职学生即将走出校门踏上岗位时,他们还要有充足的自信心。健全人格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自信心和进取心,自信心是成才者必备的心理品质,然而自信心恰恰是中职学生最为欠缺的。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多数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失败,但如果缺乏自信,就可能自轻自贱、自暴自弃,很难成就自己的事业。因此,中职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否,尤其是其未来能否成才的关键。
大发明家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要条件。自信,是一个人生命之剑锋上的好钢,靠着它,你就能劈开任何一块挡在你前进道路上的巨石。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只要有“困难面前不低头,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骨气,只要有“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锐气,只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实现不了的心愿。自信,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基石。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才有向一切困难、挫折挑战的勇气,才能在奋斗拼搏中展现自己的风采。一个人有了自信,即使身处困境、逆境,他也能像曹雪芹那样,写出千古不朽的名著;一个人有了自信,即使身有残疾,他也能像贝多芬那样,谱出流芳百世的乐章;一个人有了自信,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他也能像唐玄奘那样,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得真经……一个人有了自信、有了坚强就能够勇立潮头。
整个讲座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任老师对中职生就就业问题在心理层面的解读无不令人敬佩,生动的视频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如入职场。最后,讲座在一片感谢与感激的掌声中结束。
任老师以其近十年的《成才与就业》的工作经验,结合我校中职生的实际,鼓励大家在保持已掌握的专业技术硬实力的基础上,加大对自身软实力的培养。同学们也表示,这次讲座意义深远,特别是对于即将踏出校门顶岗实习的同学,更是注入一支强心剂,对以后的职场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