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主题教育
上船技校:老乡帮老乡,星光之梦在燎原
2013/11/13

老乡帮老乡,星光之梦在燎原


——记我校三年级广东籍顶岗实习学生的返校


上船技校


    对于顶岗实习的三年级学生每月至少一次不定期的返校,校三年级班主任都格外重视。上月的返校让作为班主任的张老师有感于90后的他们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在岗位上的坚守,由衷地对拥有一技之长,以劳动为荣的他们深表敬意;他们所反馈的的有关企业文化对于学校以及班主任本人都是一笔财富。两年的技校生活,老师与他们共成长,坚信技能成就梦想,技能能改变命运,共同进步。


10月末由留校顶岗实习的1111班肖才林牵头,1111班学生集体返校,本次返校更多地是与学弟的交流。独在异乡的学弟需要他们的关怀与激励。


技校生活初长成


本届广东籍学在9月中旬到校报到,他们大多选报的是校机电应用技术专业。当地的经济发展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需要他们拓展视野。得益于国家助学政策,他们可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学习更多的知识。上船技校的老师承载着他们父母的期望及当地政府的需求,责任重大,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对于校每位老师来说责无旁贷。


笔者一直认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助学政策对于社会的城镇化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的学校生活是大多数农村学子接触城市的缓冲,若没有国家的助学政策,他们若从初中毕业就踏入城市打工,整个社会的健康文明发展势必受到消极影响。中职校在培养的学生对社会贡献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1307广东籍学生自来校一个多月以来,慢慢地在融入如今的校园生活,作为他们的班主任张老师充分了解及体会到他们在这个融入过程中的艰辛:他们中的很多一直以来都有厌学的念头,有的甚至初中毕业后在社会上已经游荡了几年。张老师通过课余时间跟学生的倾心交谈,了解到这些学生的可爱及可恨,了解到他们父母的伟大和可敬,每次谈话都做好记录,便于随时翻阅,内心深处去体会一个个学生成长的足迹。


班级陈典龙同学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较顽劣,当张老师了解到他的父母在他初中毕业后就整整守着他3年后尤为触动。此时把自己的儿子放到上船技校是对学校的信任,他的父母说是家乡曾经在本校毕业的学长介绍的,望老师多多关照。这份信任对于作为班主任的张老师来说是一种激励但同时又是一种压力。作为老师怎么样走进陈同学的心里让他健康成长,让他的父母安心放心,任重道远。


行为习惯,常抓不懈。从“拥有良好的习惯是一种良好的品德”理论说教开始到手把手地教,以身示范,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影响每位学生,作为老师坚定每个学生内心深处拥有“真、善、美”,持赏识的眼光用心观察发现及挖掘每位学生的优点,学生理解老师的苦心,牢记着父母的叮咛及老师的教诲,每天进步一点点是给老师最大的安慰。校“半军事化管理”除培养着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外,还在磨练着他们吃苦耐劳的品性。1307班学生自从在校报道以来,一直在努力地做好自己,积极参加校组织的每次活动丰富着自己在校住宿难免单调的生活,有事可做,充实着自己。他们的表现也得到校宿管员的肯定。他们也一直在梳理着正确的价值观,在班主任老师的介绍下虚心地向优秀的二年级学长学习,追溯学习他班的班级文化


初入实习车间实习,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太多,安全实习规章制度的执行让人不免觉得繁琐,但实习老师的率先垂范以及耐心纠正严格执行让每位同学懂得了安全第一的生产流程;安全事故案例的播放给人以警示,时刻提醒自己注意细节才能走向以后的职业岗位:所有的一切都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前提下操作,一切向企业生产靠拢,需要每位同学努力。


尤让人动心的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他们有平等的“星光梦”,技校生活初长成,怎么样把握好这两年在校的学习生活,需要各方的合力让他们尽展其才,作为班主任的张老师有个梦想:两年后的3月,班级的同学,星光闪闪。


星光之梦在燎原


从本校在以往两年对广东籍学生招生来看,育人成果可观。源于校领导对校师资力量的育人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校领导对校师资力量的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心可见一斑。来自偏远落后地区的他们,文化观念及生活习惯的差异一度使得部分学生对学业有放弃的念头,是所有老师的悉心耐心爱心使得他们拥有了坚定的信念,在信念的支撑下他们一个个信心满满,走向职场。


对于新生的入学,规划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涯乃至职业生涯是校领导对班主任的技能考核指标之一,在职业教育的舞台上,这些曾经或许边缘化的学生能真正找到自己的价值,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一技之长为社会奉献,赢得他人的尊重。对于上海市中职的“星光计划”,培养出好的知识技能型人才,是学校的一种光荣和班主任的荣耀。虽然班主任老师及实习老师对班级学生都阐述过“星光计划”,但榜样的力量相信能助燃更多人的星光之梦。


1307班的同籍学长在以往的“星光计划”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成绩的获得来自他们的勤奋,他们的父辈拥有良好的吃苦耐劳基因,所以张老师一直激励他们要把父母的那种吃苦耐劳基因发扬光大,让每位老师欣慰的是他们能做到并且做到了,1111本广东籍学生本次返校让张老师又感受到了他们成熟的步伐,上午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中午的聚餐其乐融融,对于工作上的问题他们各抒己见,在一起的亲切感觉让大家倍加珍惜。


下午1307班学生集体在班级等候学长的到来,他们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跟学长交流,何况又是老乡,彼此应该又有更多的话题。一对一的学长跟学弟讲如今在岗位上的生活,整体的气氛让出来异地的他们感受到了一种迟到的惊喜。面对进学校的迷惘、无知,因为有了学长的开解,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无知中挖掘激励的动向。


唐华俊写道“学长的待人之道,对事物的见解,团结的力量让我明白了很多,对目前的拥有的学习机会更加珍惜,最让人振奋的是我看到了老师曾经所谈的星光学长”。上届的“星光学子”林鸿俊给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星光经历,他诚恳地谈到自己侥幸被选中,事实上1111班比他强的选手当时很多,被作为选手选中时,他感到了压力,代表集体的荣誉,所以更需努力。张老师对此作了补充,谈到确实如此,但林鸿俊虽然资质平庸,但有韧性,能吃苦耐来,所以最终获奖绝对非偶然,成功需要付出,付出肯定会有回报,对此希望1307班全体同学目前就需要为自己以后的星光之路打好基础,并积极参加每次校园活动,以此为平台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学长李海平是上一年度的“上海市三好学生”,他仍然谈到笨鸟先飞,谈到如果在校不为以后作准备,必然被淘汰,他跟大家分享了在外的激励竞争,希望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到目前他所在的企业去参观学习,他说她能跟他的师父联系。作为曾经在校园这个平台上成长的海平,在集体老师的关注下他成长成熟着,最近两次的返校,师父对他的肯定评语让他更增自信。海平说当时自己虽然与星光失之交臂,但自己在星光道路上的努力他没有被落选,自己在星光的训练中学到了太多太多,星光之梦时刻伴随着他,目前他斗志昂扬地在朝着他职场生活中的职业星光之梦奋斗,求索之路永无止境。


整个下午,老乡帮老乡,学长给学弟答疑解惑,大家在一起聊得都比较开心,班主任指定了结对帮助的对象,互留了电话。


张老师相信学长的帮助能让目前班级每位学生的星光之梦有燎原之势,想如此的结对返校以后多多益善,自己的带班思路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带领本班学生一起努力更增斗志,享受他们进步的过程将又是另外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