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工程 学生科
“……就在我决定要放弃我的学业时,国家助学金犹如一颗启明星,照亮了我眼前的路,使我重新点燃了对生活的激情,我怀着无以言表的心情再次迈入了那个记载我的梦的学校——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
资助伴我成长
让我们一起静心读一篇上海西南工程学校10信息班陆英佳的《资助伴我成长》,或许读完后你也和笔者一样会写下些文字。
“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安静的坐在窗前,听着屋檐下雨的雨水滴滴答答,时急时缓,敲出浓浓的韵味。凉风袭来,不禁的打了一个寒颤,猛间然窗外飘来这首歌《感恩的心》,顺着思绪,我想了许多许多,父母的叮咛,老师的教诲,朋友的问候,再者陌生人在路上的一个温馨的微笑,一朵小花的迷人的芬芳,一片白云在天空的飘逸,无不不让我感动着。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了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幅感人的画面,因为有了这个多彩的社会,才有了我今天坐在西南微机室中,用键盘敲下我求学的路……中国逐渐的走向了富裕,可是在我们的身边始终存在着许许多多需要伸出援助之手的人。繁华的都市里依然可以看到因为没有工作而四处奔波的人,农村里依然可以看到因为贫穷而无法上学,却又多么的渴望着上学的孩子.......
看着父母头上渐渐多出来的白发,不在挺拔的身影,心里很不是滋味,手中的学费缴费单,已经给抓出一道道汗痕,可是久久不愿意递给那对辛苦一辈子的父母,唉……一声叹息,我心开始揪疼,眼中的泪水,不停在眼眶中打转,可是我倔强的不让它落下。我也想着,如果能早点挣钱帮上他们的忙了就好了,在村子里,许多孩子放弃学业,打工了,但是,我必须将目光放得更远,只有上学才有更好前途,而且,上大学一直我的梦想,如果放弃了中专的学业,那么就意味着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可是,我无法忘记初三时父亲为我的学费四处奔波,母亲用她的瘦小的个子,去打工,也明白,这个负债累累的家庭已经无法再为我学费再支出,而且我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前途,去自私要求我的双亲为我付出更多……
就在我决定去放弃我的学业梦时,国家助学金犹如一颗启明星,照亮了我眼前的路,使我重新点燃了对生活的激情,我怀着无以言表的心情再次迈入了那个记载我的梦的学校—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进学校那天起,我无时都在感受到学校和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怀和支持……2010年,我获得了国家提供给中专贫困生的助学金,拿到那份助学金,我落泪了,我不用再放弃我的梦了,父母也不用再为我的学费不休眠的干活了,我顺利的完成了中专二年级的学业,也可以安安心心的在我心爱的课堂上去领略知识的渊博,同时有时去学校的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里获得更多知识。这一项国家助学金给我带来的不仅是我经济上的帮助,它更多是在我心灵上的安抚……它让我看到了国家对贫困的学生的关心,让我看到努力的方向,看到了国家的富强……
看着10信息班陆英佳的《资助伴我成长》的文章,作为负责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学生资助的何小勤老师感觉很欣慰,很自豪。她告诉我们小记者说,国家中职学生资助政策是新世纪我国济国济民的一大政策举措,这一政策对向往职业教育的学生,尤其是农村贫困学子无疑是一支强心剂。何老师继续介绍说,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度很大,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一直把国家资助政策学费、生活费等作为招生工作的新宣传点,引起一部分学生及其家长的兴趣。同时,前几年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学期的学生流失率普遍很高,分析辍学原因,很多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提早放弃学业,分担家庭负担。由此可见,国家及时出台资助政策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
有效组织落实 确保资助无差错
后来我们采访了分管资助的刘霞副校长,她和我们说,目前上海市已经形成了由国家助学金、上海市奖学金等助学政策所组成的中职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学生助学的覆盖达到了100%,即每个在校学生都能享受到国家助学金,品学兼优的学生还可享受到奖学金。中职生资助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是一项关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工程。
这项民心工程不仅惠及千百学子及家庭,更是具有涉及资助工作量大、资助面宽、牵涉面广、影响程度深的新特点,近年来,我校在籍在册学生人数每学年达两千余人,分布于梅陇校区和徐汇校区,为此在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校也在学生科设立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而学生科的何小勤老师则毫无怨言地接下这项工作,何小勤老师秉着严谨的工作作风、细致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负责精神和不惜牺牲业余时间的精神,坚持做到“多沟通、多交流、多反馈”,全身心地投入到资助工作中,确保资助政策落实到位。截止2013年10月,我校2010级-2013级资助经费累计发放319.456万元,受助2369人,其中国家助学金638人,奖励专业学生免费75人,农村家庭学生516人,海岛家庭学生27人,城镇低保39人,特殊受助1人,由于工作出色,2013年我校的资助项目得到了市教委学生处的表扬。
近年来学生资助工作上报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政策不断调整,何小勤老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积极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学生资助工作,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每年何小勤老师都通过专题培训、讲座、入学教育、专题会议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有效组织、宣传和落实学生资助工作。2013年开学前,她就早早制定各类资助工作的实施计划,制定了帮困助学的实施方案,对国家助学金、免费教育、上海市奖学金、专业奖励等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用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生都能申请到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对新任班主任进行学生资助专题培训,开办学生专题讲座,大力宣传政策,并将免费教育政策写入“新生须知”里,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时一并寄送《中职生资助手册》。新生入校后,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对所有学生再次广泛宣传政策,将国家的这项惠民政策一一告知学生,确保国家助学金(普惠金)、免费教育、专业奖励、学校低收入家庭助学金的评审工作顺利开展。
而对于每年5月开展的上海市奖学金评审申报工作,她还根据文件精神另行制定工作计划、分配名额、召开专题会议,具体布置和落实评审上报工作,合理安排工作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以生为本, 帮困育人
为了维护学生信息系统的完整,确保资助政策的有效落实,何小勤老师按教委要求认真负责核对学生学籍信息,每学期更新并上报,保证了每一个受助学生都在册在籍,没有虚报人数。在每次资助金发放前她都要和班主任仔细核对学生信息,做到规范化操作。同时要求班主任及时告知学生和家长,并督促教育学生合理使用好帮困助学金。
西南工程学校在紧紧围绕“以生为本、帮困育人”的中心思想下,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经济资助的同时,何小勤老师更加注重对他们进行精神的资助、心理的辅导、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发展其良好的人格与品行。参访中,我们小记者遇到了学生科科长佘瑞龙老师,他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是惠及广大中职学生及家庭的 “民心工程”。我们必须做好,让家长、学生满意。同时我们还必须大力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感恩教育,树立受助学生榜样,宣传优秀学生事迹,鼓舞和激励全体受助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全面发展,营造助学帮困成长成才的教育氛围。
西南工程学校团委负责金稚薇老师说,2012年我们学生部门在全校组织了“感恩成长,励志成才”的学生主题征文比赛,让同学们积极投稿,让同学们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
13报关班的刘玮同学表示,国家的这项惠民政策给像她这样外来务工子弟的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他们能安心上课,父母也可以安心工作。此外,上海市一等奖学金获得者12国商1班张耀中同学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感恩之心,并表示今后将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来报答社会。不仅如此,不少学生家长也多次来电,对学校、国家的助学政策表示感谢,对于低保家庭犹如雪中送炭,并表示今后一定教导孩子要学习好专业本领,努力工作,让爱延续。
通过征文活动让学生们树立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让莘莘学子们抱着感恩的心,怀着热忱的抱负,好好把握学习机会,努力学好技能,将来积极工作,回报社会!
在校党政领导全力支持下,在全校老师的积极配合下,在何小勤老师的不懈努力下,相信我校一定能认真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扎扎实实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落实工作,把国家助学金、奖学金等,及时、足额、公平地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真正将党的政策贯彻落实到位。
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2013年10月,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100%同学都沉浸在喜悦的海洋里,大家欣然地领到了国家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