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学新视角之一
——记我校积极开拓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上船技校
近日,我校心理教师根据学校学生心理特点,积极主动探索,与学生共同开拓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具有受众面广、影响大、效果显著的特点。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改革自始至终都是心理健康课教师的研究热点。因此,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借鉴不断发展的心理学理论的有益元素,建构有效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始终是多数一线心理健康教师的目标与追求。
学校心理健康课的探索尚属初步,心理健康教学的方法还是以传授为主,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传统。一直以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都是在教室内进行的,教师稳居三尺讲台,学生规规矩矩坐在下面,单向交流占据主导,学生摆脱不了“这是一门与其它课程并无区别的非专业课程,要考试的”的思想束缚,甚至有人是为了应付考试才来上课的。课程目标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而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一种富于启发的,能激活课堂的教学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不只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它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也就是使学生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识、稳定而健全的人格状态,并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技能。“我知道自己不完美,也能够接受别人的不完美,并努力地使自己趋向完美”,这就是心理课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