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导读
上海:中职教育52专业有了国际范
2015/4/15

上海:中职教育52专业有了国际范


东方早报(上海)   早报记者 吴洁瑾韩晓蓉


  上海市教委主任在昨日民生访谈上指出,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没有高低之分,绝非“低人一等”。如今,申城中职教育早已走上了“国际化”之路。


未来3-5年内,上海中职课改将进一步借鉴发达国家的理念,更加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升上海职业教育的内涵。今后中职专业的课程、教学都将显现出浓郁的“国际范”,让中职生不出国门便能与世界“接轨”。


  同时,中职校专业教师将有机会到国外企业接受培训。


  自2012年以来,上海市教委大手笔开展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工作,至今已完成52个体现国际先进水平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涉及财经商贸、医药卫生等14个专业大类,其中12个专业教学标准已开始进行试点实施。


  12个国际化专业已试点


  2012年6月,教育部要求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上海市和天津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展职业教育部分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试点工作。从2013年开始,上海还分批在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等12所具备条件的中职校,启动了12个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的试点实施。至2014年,上海市教委已先后分三批共开发完成了52个体现国际先进水平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涉及加工制造、石油化工、财经商贸、医药卫生、交通运输等14个专业大类,并正式出版。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要有国际的视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是适应经济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瞄准发达国家、瞄准世界先进水平的产业。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与试点实施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经验,深化上海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2个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在开发过程中,分别借鉴了美、德、澳、英、日等9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欧盟等国际组织的相关职业能力标准。


  例如,在汽车运行与维修专业188项职业能力中,有23项借鉴美国交通运输系统的相关职业能力,其余165项职业能力也达到美国相关标准的能力要求。


  更注重综合素养培养


  已开发的教学标准更加注重职业通用能力与职业素养,如岗位操作安全、节能与环保、团队合作、法规等,并有具体要求的描述。


  例如,药剂专业借鉴了澳大利亚的职业能力标准。这些能力与素养,正是学生未来工作中非常需要的,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强调得比较多的往往是职业技能,对职业素质的要求重视不够。


  市教委计划在2015年继续扩大国际化教学试点实施的专业和学校。而今后3-5年内,在市中职专业教学标准“升级”过程中,将会合理吸收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和试点实施的成果,使本市中职专业教学标准成为与国际水平相接轨的标准。


  不出国门也能接轨国际


  与此同时,市教委还将分批选派部分专业教师出国培训,考取国际公认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为学生获取国外职业资格证书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让中职生不出国门也能与世界“接轨”,更具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这在全国都是零的突破。


“上海在国家的指导下,构建新的职业教育体系。要教出技能让人叹为观止的学生,老师必须有真本事,在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上海职业教育要打造‘双师型’的教师,同时鼓励教师考取国际公认的职业资格证书,这将是上海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行方向。因为在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工作,这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市教委副主任陆靖信心满满。


  上海有近万名中职教师,从2011年至2014年,上海已经派出了267名教师和相关的管理人员赴德国、芬兰、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进行培训。


  目前,2015年的上海中职师资澳大利亚培训团正在组团过程中,出国培训交流现在规定更加严格。


  为做好中职师资培养,成立专门的师资培训中心,上海在全国开了先河。打造中职教师多元化的成长体系,上海同样在全国是首创。目前,上海中职教师全员主体的培训课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系统开发新进教师、校长、中层干部、班主任、德育干部等专项培训课程方案,启动新进教师规范化的专项培养培训试点,这些都是全国开风气之先的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