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于未然
——逸夫职校静安分部急救课程培训讲座
10月21日,周一下午2点多时,逸夫职校安排组织西点、西餐一年级的学生以及班主任和静安区红十字会的王老师于静安分部1号楼4楼会议室开展了一堂生动的急救知识培训。本次培训主要内容有学习理论,动手实践以及学习考核。
开始的时候,学校发给大家一瓶水和一个急救包,急救包中有4样东西:橡胶手套、弹性绷带、三角布、消毒面膜。课上,由红十字会的老师为我们上课讲解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针对“三无人员”,即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在心脏停止的4-6分钟为急救的黄金时间,所以这个血的事实告诉我们生命的迫切性和急救的重要性。操作的过程可以分为7个步骤,:1、环境安全评估;2、判断伤者的意识情况;3、高声呼救;4、明确自己的所在的救助体位;5、胸外心脏按压;6、打开气位;7、人工呼吸,由此循坏。在前5个循环过后要重新评估伤员的情况。在每一个环节老师都给大家细心耐心地讲解,生怕同学们疏漏某一个细节,因为出现一点点小失误都会影响到伤者的救治。同学们紧绷着神经,认真听讲,收益颇多。后来老师为大家讲解了三角巾包扎等急救知识,现场救助的原则是:1、先救命后治伤;2、先重后伤;3、操作平稳,速度; 4、观察现场,确保自身安全;5、在找不到专业的口罩,手套的情况下,选取最优材料保护自己,如塑料袋,毛巾等。老师说在处理紧急情况的时候,有时会因为性别而产生小尴尬,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救护伤者的身体,也要给予精神的安抚。
红十字会的老师还为同学们讲述了很多理论基础和她的亲身经历。生动形象的举例使大家记忆犹新。老师的精辟解说使得枯燥无味课程变得充满欢笑。在欢笑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生动的图片以及视频更能让大家领悟动作做的要领。老师的亲自演示使平面的图片和视频变得立体,让同学们能够更加的掌握技术。听了老师讲的急救常识,同学们感觉真是受益匪浅。大家以前对这些急救知识一无不知,通过这些学习才知道自己原来还可以去挽救一条生命,原来四分钟之内还可能让一个人逃离死亡,一个轻微的动作可能让一个人走出死亡,却也可以让他走进死亡……
通过学习了急救的基本技能,希望大家都能学以致用,在遇到危急时刻可以献出自己一些些微薄的力量去帮助别人。生命,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意味着我们要珍惜它,爱护它,否则将会失去它!
西点一(1)班巫冰华、徐星月